切换城市

首页
讲师查询 课程超市 免费比价 内训众包
胡雪力

胡雪力 品牌 暂无评分

职业素养 综合

讲师官网:http://huxueli.sougen.com.cn/

付费查询讲师联系方式(无需注册 扫码即可)
仅需5.00元查询讲师或助教联系方式,仅限聘请讲师授课

立即购买

胡雪力二维码
扫一扫讲师移动官网
任意分享朋友圈
  • 查看详情>> 1、人才分三种,帅才,将才,匠才。 帅才,是做主帅的。他要定方向,定目标,找到将才,并带好将才。将才,则是找到匠才,带领匠才们完成帅才分解给自己的目标,并承上启下,并辅佐主帅,培养匠才,给匠才成长空间。匠才,则是利用专业技能,完成指标,并且成长为更高级的匠才,或者成长为将才或帅才。 2、帅才和将才都要有领导力和执行力,只是各自侧重不一样。帅才重领导,将才重执行。 领导力有三个方面:眼界,魄力,胸怀。眼界不够的人,不能成长为多大,就是个小老板而已,算不上帅才。魄力不够的人,没有气场,碰到豆大一丁点事儿都罩不住,也不能做帅才。没点儿胸怀的人,更不用说,担不得半点委屈,也成不了事。 3、执行力的前提是凝聚力。 个人是不存在执行力的问题的,个人只有能力水平的高低。一个团队,才有执行力可谈。执行力,顾名思义,一个做出决定,一个来执行,才谈得上执行力。有一种团队,执行力最高,言出必行,令行禁止—–军队。命令是让你守住这个阵地,守不住,就得正法,没有理由才讲。这就是执行力。公司也一样,事先定好末位淘汰这个规矩,既然这个规矩已经确定,业绩排了倒数第一,就得处罚,没有情面可讲。 4、执行力的主体是团队。 团队是一个很“团队”的概念:团队本身是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团队构成的。所有,每一个大团队,都有内部团队之前的互相竟争。 5、领导力和执行力都是讲管理,而且主要是讲对人的管理。 一个公司也和一棵小树从诞生,到长大,到开花结果再到死亡一样,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最初是对钱的管理最重,再接下来是对事的管理最重要,最后是对人的管理最重要。 6、有人说管理的本质是感动与被感动。 做到感动人,多他妈难呀。这年头的人都不好感动。没必要。各自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OK了。管理是个经济学概念,感动是个社会学概念,两个混不到一块儿去。管理,是一个追求成本最低化和收益最大化的过程而已。靠拉关系搞来的团队的正常运行,太累。 7、团队的leader要做好的工作,其实应该是绕来绕去应该都能绕到团队建设上。 团队应该拥有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观。没有愿景,没有共同价值观的,不叫团队。而团队没有士气时,没有战斗力。而影响士气的重要因素,是胜利,是持续不断的胜利。应该说,是愿景加持续不断的胜利。每一次失败都会降低士气。所以团队leader应该尽力避免失败,在失败后应该迅速想法恢复士气。
  • 查看详情>> 导读:在销售的发展阶段,适当的提问可以引起客户的兴趣和注意。优秀的销售人员常常直接向客户提问,以引起客户的注意和兴趣,并引发讨论,从而促使客户产生购买欲望。 那么,销售人员如何利用提问引起客户的兴趣呢?不妨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一、先提一个问题,再提其他问题 提问时,销售人员可以先提第一个问题,然后根据客户的反应再继续提出其他问题。例如,“王总,您认为企业目前的产品质量问题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产品质量自然是老总最关心的问题,销售人员这一提问,可能会引起销售人员与王总之间关于提高产品质量的讨论,无疑将引导王总逐步进入营销面谈。 二、一开始就提出一连串问题 当然,销售人员也可以在开始时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使得客户无法回避。例如,一位图书销售人员总是从容不迫、心平气和地向客户提出如下问题:“要是我送你一套关于个人效率的书籍,你打开书后发现内容十分有趣,你能读一读吗?” “如果读了以后非常喜欢这套书,你会买下吗?”“若你没有发现其中的乐趣,你将书籍塞进这个包里给我寄回,行吗?”这位图书销售人员一连串的提问简单明了,使客户几乎找不到说“不”的机会。 三、直接提出问题 销售人员还可以直接向客户提出问题,引起客户的注意和兴趣,引导客户去思考,并顺利转入正式面谈阶段。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方法。比如,“到2020年,你将干什么呢?”这个问题可能引起一场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关于退休计划的讨论。 又如,某公司指示其销售人员出门携带一块2英尺宽3英尺长的厚纸板,见到客户就打开铺在地面或柜台上,纸板上写着:“如果我能够告诉你怎样使这块地方每年收入250美元,你会感兴趣,是吗?” 为了引起客户的兴趣而不是厌倦,销售人员在向客户提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问题的表述 一位销售人员向一位女士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是哪一年出生的?”结果惹得该女士恼怒不已。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问这句话是例行公事,但这位女士深感年华流逝,对出生年份很忌讳,因而大为不满。后来这位销售人员接受教训,改为另一种方式提问:“这份汽车登记表上要填写你的年龄,有人愿意填写大于实际一岁,你愿意怎样填呢?”这样就好说多了。 可见提问时表述的重要性,经验告诉我们在提问时先说明一下道理对洽谈是有帮助的。 2.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是不是销售人员已经知道该问什么问题了就可以发问了呢?不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发问的时间问题。审时度势的提问,不仅容易立刻引起对方的注意,保持双方对讨论的兴趣,而且可以按照你的意愿主导谈判的方向。 因此,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时机。提问的时间掌握,要依据客户本人、推销产品的情况及约见的时间地点来决定。 销售人员可以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如:“你需要改善工厂的办公效率吗?”或“你家有高级音响吗?”也可以在引起客户注意后,根据客户生产经营情况或家庭情况提出问题。 3.了解客户的需求 提问是为了了解客户的要求,而客户需求的具体表现是他已经有了的东西和他所希望得到东西的差异。 因此销售人员刻意问客户“已有的”问题,如,“你对已有了的东西喜欢什么?”然后问:“想有的”,如“在没有的东西中你希望得到什么?”等等。 如果你仔细听客户的回答,就可以听出“他现在已有的”与“他想有的”之间的差异,从而了解他的需求。 专家点拨 通过提问,销售人员一方面启发客户认识到了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又介绍了自己的产品,因此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接近方法。 运用问题接近法的关键是发现并提出问题,发现了问题就找到了客户,提出了适当的问题就意味着成功地接近客户。 需要注意的是,销售人员所提的问题应是客户最为关心的问题。当然提出问题必须精心构思、刻意措词。 而许多销售人员养成一些懒散的坏习惯,遇事不动脑筋,不管接近什么客户,开口就是“生意好吗?”要知道,这么平淡、乏味的提问无论如何都难以引起客户的兴趣。
  • 查看详情>> 即便对最具天赋的人而言,成为领导者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艰苦旅程,尽管在此过程中他会有所收获。而第一次当上司,就是这条路上的第一个考验。这一考验看似简单,因此常常被忽视。这实在令人遗憾,因为这个转型过程涉及的种种考验日后将会对个人和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企业高管们获得的第一份管理工作会对他们产生终身影响。数十年后,当回忆起最初的那几个月时,他们会觉得这段转型经历塑造了自己的领导理念和风格,无论是好是坏,也许都会不断影响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如果某个员工因为出色的个人业绩和能力得到提拔,却无法成功地承担管理责任,那么就会使企业蒙受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务损失。 考虑到转型的困难,这种失败也不足为奇。你可以随便找一位新经理,问问他当上司最初几天的情况,或者你可以请任何一位高层管理人员回忆自己当新经理时的感受。如果他们肯说实话,他们一定会告诉你,自己当时无所适从,甚至完全不知所措。新角色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对任何人来说,它都大得难以应付。而且,不论新职责是大是小,似乎都和领导力毫不相干。 为了帮助新经理们通过第一次领导力考验,我们需要帮他们了解自身角色的实质,即管理他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大多数新经理认为自己既是管理者也是领导者,他们说着领导者常说的话,他们肯定也感受到了领导工作的重负。但是,他们其实并没有明白其中的真谛。 为何学习管理如此困难 新经理在上任后会有许多新发现,其中之一是,虽然从定义上讲他们的新职务属于工作的延伸,但实际情况要比预期的艰难得多。他们会很惊讶地发现,作为管理者要获得成功所需的技能和方法,与作为员工个人要取得成功所需的技能和方法截然不同,而自己目前的能力与新职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在之前的工作中,他们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专长和努力。而作为管理者,他们要负责为一个团队安排日程并领导实施。对于过去只顾把自己业绩干好的他们而言,往往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我们以某证券公司新任分公司经理迈克尔·琼斯(Michael Jones)为例(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迈克尔已经做了13年经纪人,业绩非常突出,是所在领域里最积极进取、最具创新力的专业人士之一。在他的公司,新任分公司经理一般都是依据个人能力和业绩,被一层层提拔上来的,因此,当区域总监要他考虑转到管理岗位时,没有人感到奇怪。他也坚信自己知道如何成为一位有效的管理者。事实上,他曾经多次说过,如果让他做主管,他愿意而且能够将分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并改善经营状况。然而上任后一个月他时常感到非常恐慌,因为实施自己的想法比他想象的要困难。他意识到,他已经放弃了自己的“安全毯”(security blanket),没有后路可退。 虽然迈克尔对自己的反应颇感吃惊,但其实这很正常。学习当领导,是一个通过实践学习的过程。课堂上无法教授这种技艺。它主要的获取途径是在职体验,尤其是负面的体验——由于新经理的能力无法达到工作要求,因此必须通过不断尝试和犯错来取得进步。大多数明星员工个人都很少犯错,对他们而言,这也是一项新体验。此外,很少有管理者明白,在他们紧张犯错的时候,他们也在学习。这种学习是一个逐渐递增的过程。 随着该过程慢慢展开,随着新经理抛开赖以取得早期事业成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一种新的职业身份开始显现。他开始采用新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并且发现新的方法来衡量成功,获得工作满足感。并不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种心理调整相当费力。正如一位新经理指出的:“我从来都不知道升职会如此痛苦。” 痛苦,而且压力巨大。新经理会不可避免地思考两个问题:“我会喜欢管理工作吗?”以及“我能胜任管理工作吗?”当然,这些问题不可能马上得到解答,答案只能从经验中找寻。而且,通常伴随这两个问题而来的还有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问题:“我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新经理的错误观点 做别人的老板绝非易事,但我不想把这种事讲得很恐怖。我在研究中发现,由于新经理对自己的角色存在一些错误看法,往往使得转型过程变得更困难。对于当经理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的某些想法还是正确的。可是,由于这些想法过于简单和不够全面,他们会产生一些错误的期望,而且还想尽力使其符合管理工作的现实情况。如果新经理能够承认下列错误的观点——其中有些错误观点几乎人人赞同,差不多变成了神话——就可以大大提高自己成功的几率。 误区一:管理者掌握着重要权力 当要求他们描述自己的角色时,新经理通常都会将重点放在老板职位所赋予的权力和特权上。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这种职位赋予了他们更多的职权,从而使他们拥有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权,能够开展那些自认为对企业最有益的活动。用一位新经理的话说,他们将不再“因为其他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而不胜其烦”。 抱有这种假设的新经理会突然醒悟过来。那些我研究过的新经理们说,他们并没有获得新的权力,而是发现自己陷入各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之中。他们没有自由自在的感觉,反而觉得被束缚住了手脚,如果他们已经习惯了过去当明星员工时拥有的相对自由,就更是如此。他们陷人了一张关系网中,其中不仅涉及下属,还涉及上司、同级管理者和企业内外的其他人。所有这些人都会向他们提出各种苛刻而且常常相互冲突的要求。结果,他们的日常工作变得压力重重,忙碌不堪,而且支离破碎。 “事实是,一切都不受你控制,”一位新经理说,“只有当我关起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手里的控制权。但是,这时我又感到自己并没有做我应该做的事——和我的员工在一起。”另一位新经理说:“很没面子的是,我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手下而丢了饭碗。” 只有当新经理抛开权力神话,接受必须应付各种依存关系这一现实时,他们才能成为有效的领导者。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这意味着他们不仅需要管理直接下属团队,而且还要管理该团队运作的环境。除非他们能够识别团队所依赖的关键人物,并与之建立有效的关系,否则团队将缺乏开展工作所需的资源。 误区二:权力源自管理者的职位 请不要误解我:尽管各种依存关系会束缚新经理的手脚,但是他们确实握有一定权力。问题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错误地认为,他们的权力基于自己的正式职权,而这一职权来自他们自己目前在企业等级制度中的高级职位,至少,相对一般员工来说如此。这种假设导致许多新经理采用事事插手的专制方法,其原因并非他们渴望对他人施展自己的新权力,而是他们认为这是创造成绩最有效的途径。 然而,新经理很快会发现,当他们给直接下属布置任务时,未必每次都能叫得动这些人。事实上,下属越能干,就越不喜欢只是简单地听从上级指令。(有些新经理在追问之下承认,他们自己也并不是每次都听自己老板的话) 有了几次痛苦的经历后,新经理终于认识到让他们深感不安的事实——用一位新经理的话说,他们的权力绝对不是来自正式职权。只有当管理者在下属、同级管理人员和上司中间建立起自己的可信度时,才能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明白,我对手下许多人其实都没有影响力”我跟踪调查的一位经理回忆说,“我好像是在说给自己听。”许多新经理感到意外的是,赢得人们的尊重和信任会如此困难。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业绩帮不上忙,这让他们感到震惊,甚至羞辱。我的研究表明,许多人也不知道哪些品质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可信度。 他们需要展示自己的品质——做正确之事的意愿。这对下属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们往往会分析新上司的每句话和每个非言语的动作,从中寻找上司动机的种种迹象。这种关注会让新经理们心力交瘁。“我知道我是个好人,而且我认为人们会马上接纳我,”一位新经理说,“但是,大家十分谨慎,你必须下功夫去赢得他们的信任。” 他们需要展示自己的能力——知道如何做正确的事。这可能是一个问题,因为新经理最初都感到有必要证明自己的技术知识和才干,这些是他们作为明星员工取得成功的基础。然而,虽然技术能力的证明对赢得下属尊重相当重要,但它并非直接下属最终期待的主要能力。 最后一点,新经理需要展示自己的影响力——计划并执行正确之事的能力。我研究过的一位新经理的直接下属说:“没有什么比为一个没有影响力的老板工作更槽的了。”在企业内获得并发挥影响力尤其困难,因为,正如我已经指出的,新经理只是企业内的“小老板”。“当我得知最终获得提拔后,感觉一下子站在了世界之巅,”一位新经理说,“我觉得在梯子上攀爬了多年之后,终于要到达它的顶端。但是,随后我突然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底端,只是这次我根本不知道我在哪一级阶梯,我又要爬向哪里。” 在上任的第一年,许多新经理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承担着打造团队的职责。 我们又一次看到一位新经理落入这样一个陷阱:过度依赖正式职权。将其视为自己影响力的源泉。事实上,他需要在信任的基础上,在整个团队和企业内建立一张强大的互相依存的关系网,以此逐步确立自己的影响力。 误区三:管理者必须控制自己的直接下属 大多数新经理都渴望下属能够服从自己,其中部分原因是他们对扮演不熟悉的角色缺乏安全感。他们害怕,如果不能尽早让直接下属服从自己,下属就不会把他们当回事。为了获得这种控制权,他们常常过度依赖自己的正式职权——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这种方法的效果值得怀疑。 但是,即使他们能够获得一定的控制权,不论是通过正式职权还是经过一段时间赢得权威,他们取得的胜利只是一种假象而已。服从不等于承诺。如果没有做出承诺,员工们就不会主动。如果下属不主动,管理者就无法进行有效授权。今天动荡不安的商业环境要求企业不断变革和改进,但是直接下属并不会为此冒一定的风险。 领导创立青少年杂志拉美版的威诺纳·芬奇知道,她所面临的商业挑战,需要团队的全力支持才能应对。事实上,她的个人风格也是她赢得该任务的部分原因,她的上司希望这种个人风格能够弥补她在拉美市场和损益管理方面的经验不足。除了以思路清晰出名之外,她对人也十分热情友善。在领导该项目期间,她成功地运用这些天生的能力,形成了自己的领导理念和风格。 她没有依赖正式职权让团队服从自己的指挥,而是通过建立一种问询文化,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结果形成了这样一个组织:员工觉得自己获得了授权,对公司忠心耿耿,并且负起实现公司愿景的责任。“威诺纳是个随和而有趣的人,”一位下属说,“但是,她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你跟她说什么,她会重复给你听,这样一来,每个人都完全清楚我们在谈什么。一旦她得到所要的信息,并了解到你在做什么,你就必须始终如一地保持下去。她会说:‘你告诉我甲,为什么现在在做乙?我有些搞不懂。’”虽然她要求严格,但并不会强令员工按照她的方法做事。她的下属对团队目标忠心不二,因为团队给他们授权,而非命令他们实现这些目标。 管理者越是愿意以这种方式与下属分享权力,他们能够施展的影响力就越大。如果他们的领导风格能让员工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他们就能建立起作为管理者的可信度。 误区四:管理者必须专注于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 为了管理各种互相依存的人际关系,并施展从个人可信度中获得的非正式权威,新经理需要与各式各样的人建立信任关系,对他们施加影响力,与他们拥有共同的期望。这一切往往是通过建立富有成效的个人关系来实现的。然而,新经理最终必须学会如何驾驭一个团队的力量,如果仅仅重视与团队成员之间一对一的关系,将会对这个学习过程造成破坏。 在上任的第一年,许多新经理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承担着打造团队的职责,更少有人行使这一职责。相反,他们认为员工管理就是尽力与每位下属建立最有效的关系,错误地将管理团队与管理团队中的个人混为一谈。 这些新经理们主要关心的是个人绩效,很少在意或毫不在意团队的文化和绩效。他们几乎从不依靠集体讨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有些新经理花费太多的时间与自己信任的一小群下属在一起,而这些下属通常都是看似最支持新经理的人。新经理倾向于一对一地解决问题,即便是那些与整个团队有关的问题。这导致他们只能依据有限的信息制定决策,而实际上他们本来可以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当新经理完全专注于一对一的关系时,他们就会忽视有效领导力的一个基本方面:通过驾驭团队的集体力量,提高个人的绩效和投入程度。通过塑造团队文化,即团队的规范和价值观,领导者可以激发团队里各种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 误区五:管理者必须确保一切运转顺利 与众多管理神话一样,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是因为它只讲出了部分道理,所以会误导人。确保某项任务顺利运行是一件超乎想象的艰巨任务,因为它要求管理者同时应付无数件事情。事实上,维持现状是很复杂的事,可能会消耗掉初级经理的全部时间和精力。 但是,新经理同样需要认识到,他们有责任提议和发起各种变革来提高团队的绩效。通常——而且让大多数人感到意外的是——这意味着向超出他们正式职权范围的企业流程或结构提出挑战。只有当他们理解了这部分工作后,才能够开始真正履行自己的领导责任。 事实上,大部分新经理都将自己看做企业变革的执行者,根据上面的指示带领团队实施变革。他们并未将自己看做变革的推动者。等级思想和他们对当老板后获得的权威的依恋,使得他们对自己职责的界定过于狭窄。结果,当团队遭遇挫折时,他们往往会责怪有缺陷的系统,以及对这些系统直接负责的上司。而且,他们往往会等待别人来解决这些问题。 然而,这代表了他们对自己在企业内所扮演角色的一种根本性误解。新经理既需要在自己的责任领域之内,也需要在这个领域之外发起变革,以确保团队能够取得成功。他们需要努力改变团队的运作环境,对缺乏相关的正式职权不加理会。 这种更广阔的视野使得企业和新经理都能从中获益。企业必须不断给自己注入新的活力,并进行变革。企业必须具备有效的领导者,他们既能够管理复杂现状,又能够发起变革,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应付这些挑战。 新经理并不孤单 在成为老板这一令人畏惧的过程中,新经理可以通过学习识别我刚才概括的几种错误观点,获得巨大的益处。但是,考虑到他们新职责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他们在尝试解决管理难题的过程中,依然会犯错误——不管犯错误对学习过程有多重要,始终都不是一件好事。当他们的职业身份被延伸和重新塑造时,他们将感到痛苦。当他们尽力了解一个新角色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孤立无助。 不幸的是,我的研究表明,新经理很少会寻求帮助。造成该现象的部分原因是另一个错误观点:当老板的应该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所以,寻求帮助无疑表明自己没有能力,属于“提拔失误”。当然,身经百战的管理者知道,没有人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管理者手中的答案是随着时间推移从经验中获得的。而且,正如无数研究所显示的那样,如果你能够得到同事和上司的支持与协助,你在工作中的学习就会更容易。 新经理不愿寻求帮助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建立职业发展关系会带来危险(有时想象的比实际的要多)。当你将自己的焦虑、错误和缺点告诉企业内同一部门的同事时,这些人可能会利用该信息与你作对。将你的问题告诉上司同样会有这样的风险。评估者和职业发展者之间的固有冲突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难题。因此,新经理在寻求支持时,需要发挥创造力。例如,他们可以寻找在自己地区或职能部门以外的同事,或另一个组织中的同事。与上司之间的问题虽然很难干净利落地解决,却可以得到缓解。这其中的教训不仅对新经理有益,而且对经验丰富的老板也有益。 如果一位新经理能与自己的老板建立良好关系,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不过未必与新经理所期望的一样。根据我的研究,大约一半的新经理最终会向自己的老板寻求帮助,而且通常都是在濒临危机的时候。许多人感到宽慰的是在得知他们的问题和错误时,上司要比料想中的更宽容。“他意识到我还处于学习期,因此非常愿意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一位新经理回忆说。 有时,那些经验最丰富的导师可能会给人一种不愿插手、放任自流的假象。一位新经理这样描述她是如何向直接上司学习的:“她要求十分严格,但大家都知道她会培养人才,帮助他们成长,不会弃他们于危险而不顾。不过,在经过头两个月之后,我还不肯定她是否真是这样每件事我都做得很辛苦,感觉非常沮丧,但她并没有提出帮忙。我都快疯了。当我问她一个问题时,她会反问我一个问题。我根本得不到答案。后来,我明白了她的意图。每次找她时,我必须针对当前情况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这样,她就会和我讨论我的观点。她会把所有时间都花在我这里。” 她的经历生动地说明,为什么新经理的老板必须理解——或者回忆——第一次担任管理工作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帮助新经理获得成功不仅会让他个人受益,对整个企业的成功同样至关重要。
  • 查看详情>> 专注于“少”,能让你变得更高效;专注于“唯一目标”,才能顺利实现目标。集中精力做手头的任务,而不是一心多用,你就会更有效率。专注于当下,能够缓解焦虑,减轻压力。专注也是你提高效率的最佳工具。 ——《少做一点不会死》 1如何在不同领域运用“专注的力量” 专注于一个目标。决定你能否实现目标、养成习惯的关键因素,不是自律、回报、意志力,甚至不是动力(尽管这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而是专注。如果你集中精力,专注于一个目标或习惯,通常都能取得成功。如果你无法集中精力,就不可能实现目标,除非这个目标特别简单,无论如何都能实现。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专注于当下。专注于当下好处多多,它有助于减轻压力、提高效率,让你充分享受生活。专注于当下,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其实并不容易做到。做到这一点需要大量的练习。我们会在下一节具体讨论怎么做到这一点。 专注于手头的任务。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当你全身心地投入一项工作时,周遭的世界就像消失了一样?你可能会忘记时间,一门心思扑在手头的事情上面。这就是“忘我”(flow,或译“沉浸”)的概念。它是获得幸福的关键。工作和休闲都能让你进入“忘我”的状态,进而感到幸福。人们在主动发起挑战,而不是盲目应对挑战的时候,往往能得到最大的快乐。先找到你爱做的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排除杂念,专注于手头的任务。 专注于积极的方面。我通过戒烟和跑步学到的一个重要技巧,就是觉察到消极念头,然后用积极的想法取而代之。很多时候,你会想要放弃,如果你不能及时觉察这些消极念头,它们就会疯狂滋长,直到你败下阵来。这个时候,你可以学着多想想积极的方面:想想这件事带给你的感觉有多棒;想想既然别人能做到,你也能做到;想想实现目标的时候,你会有多开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都可以学着积极面对。根据我的个人经验,这能让你变得更快乐,因为你专注于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而不是困难或消极的一面。对你当前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吧! 2发挥专注的力量,集中于“唯一任务” 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时代。你正在同时做两个项目,老板又在你的办公桌上丢了两份新任务;你正在打电话,突然收到了三封新的电子邮件;你努力按时下班,好在回家的路上买一些做晚饭的食材;你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同时另一部手机也铃声大作……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学会了迅速处理多项任务。 在即时通信的时代,我们被海量的信息和请求轮番轰炸,身体很快就不堪重负了。没过多久,我们就被事情压得喘不过气来,逐渐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我强烈建议一次只做一件事,同一时刻只专注于一项任务,尽可能简化工作流程。这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我列出了几点简单的理由,说明为什么不应该同时处理多项任务。 1.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效率很低,因为每处理一项新任务都得切换思维,然后还得切换回来。 2.同时处理多项任务非常复杂,会让你充满压力,容易出现失误。 3.同时处理多项任务会让人发疯。在这个混乱不堪的世界里,我们急需摆脱惶恐,寻找宁静的绿洲。 过去和未来都与我无关,我只活在当下。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3怎样才能做到同一时刻只专注于一项任务呢? 1.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做自己心中的头等要务(Most Important Task)。在做完这件事之前,别的事都不要做。短暂休息一下,然后开始做下一件“头等要务”。如果你一早上能完成两到三项重要任务,剩下的时间就是额外收获了。 2.做一项任务的时候,尽量排除外界的干扰。如果可能的话,关闭邮箱,断开网络,关掉手机,尽可能不接电话。专注于手头的任务,在做完之前不要去想别的事。 3.如果你特别想查收邮件或者做别的事,就让自己暂停片刻。深呼吸几次,调整好心态,再回到手头的工作上来。 4.如果中途有其他任务插进来,把它放进收件箱,或者记在笔记本或电脑文档里。然后,回到手头的工作上来。 5.完成手头的工作后,整理一下笔记本和收件箱。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把新任务加进待办事项清单里,然后重新做一下日程安排。定期清理收件箱里的电子邮件和其他记录。 6.有时,中途插进来的任务特别紧急,不能等做完手头的事再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标出你手头的工作做到了哪里(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写下来),把所有相关的文件或记录放在一起,先搁到一边(可以放进名为“处理中”的文件袋或项目文件夹里)。当你重拾这项工作时,可以拿出文件袋,看看自己的记录,然后从中断的地方做起。 7.时不时做做深呼吸,伸伸懒腰,休息放松一下。好好享受生活吧。走出户外,欣赏大自然,让自己保持清醒、理智。 4专注于当下的最好方法 专注于当下,而不是过去或未来,能让你头脑冷静、提高效率、保持理智。具体做法和“同一时间只做一项任务”很相似。 下面是练习“专注于当下”的几种好方法: 1.吃东西的时候专心吃。专注于当下的最佳方法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吃东西的时候,不要看书,不要想别的事,不要烫衣服(特别是吃容易溅到衣服上的东西时),专心地吃。把注意力放在嘴里的食物上,慢慢咀嚼,认真品味,享受它的口感。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一样,比如洗碗、洗澡、开车、工作和玩耍。不要一次做很多件事,认真做好手头的事。 2.时刻警醒。另一个重要方法是时刻觉察自己的想法。你会不可避免地想到过去和未来。没有关系,你只需要觉察到这些想法,就能促成改变。 3.宽容以待。如果你想到了过去或未来,不要因此自责,不要试图把这些想法从脑子里赶出去。你只需要觉察到它们,宽容地等它们消散,然后把自己带回当下。 4.锻炼身体。锻炼是我的冥想方式。跑步的时候,我就只专心跑步。我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当下的步伐、呼吸和身体上。这是一种很管用的练习方法。 5.日常活动。做任何事都可以成为你的冥想方式。比如,你可以在洗碗的时候练习,这就是属于你的冥想方式。走路的时候,就专心走路。把做每一件事都当作练习。 6.设置提醒。你可以在冰箱、电脑桌面或墙上贴便利贴,也可以利用线上提醒服务,每天给自己发一封电子邮件。你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让自己专注于当下。 7.没有失败。你可能会搞砸,但没关系,在这件事上不存在失败。唯一重要的就是坚持练习。如果你能坚持练习,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越来越习惯专注于当下。即使中断一段时间,你也不可能失败。只要尝试,就是成功。庆祝每一次小小的成功吧! 8.坚持练习。如果你感到沮丧,就做做深呼吸。如果你问自己“我现在该怎么做”,答案就是“坚持练习”。 你只有不断练习,才能学会专注于当下。刚开始,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你的思绪会飘忽不定,脑子里会有很多混乱的念头。比如,你会想到自己正在想问题,自己想问题的方式对不对,是否存在正确的方式……这会让你脱离当下。这种现象很正常,每个人都会这么做。 不要自责,也不要气馁,继续练习。你可以在每天早上练习,在吃午饭的时候练习,也可以在晚上慢跑或散步的时候或者吃完晚饭洗碗的时候练习。抓住每个机会,努力练习吧。我保证,你会熟能生巧的。
  • 查看详情>> 找到一个靠谱的下属不容易。带一个靠谱的下属更不容易。 ✔领导没有教你更多的义务,所以如何能让对方更多的教你,那才是你的本事。 ✔纠结是你自己的事儿,但是永远不要和你的上级以及同事闹脾气,因为没人欠你什么。 ✔你的工资永远会比你付出的少。 ✔学会使用图表分析问题,学会自我总结。 ✔每个人都有秘密,所以不要问不合适的问题。 ✔忍耐领导的脾气,只听那些对你有用的话。 ✔和领导做朋友,但是请在内心保持距离。 ✔适应你领导的做事风格,弥补他的不足才是你存在的意义。 ✔给自己定一个大目标,这没什么不好,这样你才能知道你要提升什么。 ✔存在感很重要,自信也很重要,克服孤独感,顶得住压力。 ✔高效不等于慌乱,反应及时不等于报告过度。 ✔最后,忍得住打击,谁都是从不会开始学起的。
  • 查看详情>> 赞美是一种艺术,赞美不仅有“过”和“不及”,而且还有赞美对象的正确与否,不同的顾客需要不同的赞美方式。赞美方式的正确选用和赞美程度的适度把握,是对客户赞美是否能够达到实效的重要衡量标准;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个有经商头脑的合格店长,应该在不吝啬赞美的同时把脉把的很准才行,一句适合场合的赞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我们的总结,赞美要遵循以下的内容:   一、 寻找顾客的一个可以来赞美的点   赞美顾客是需要理由的,我们不可能凭空的制造一个点来赞美一个顾客,这个点一定是我们能够赞美的点,要有一个充分的理由来赞美你的顾客,这样的赞美顾客才更加容易接受,这样的赞美顾客才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你的真诚,即使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顾客也是非常的喜欢和乐于接受的。比如,我们这个店是以买裤子为主的店,用来赞美最多的应该是女人的身材,而女人的身材恰是女人自视的第二生命,她们特别看重自己的身材,一句你这么好的身材经过我们店最合体裤子的衬托是已达到最大化傲人的曲线效果了的赞美,也许这生意就已经十拿九稳了。   二、 这是顾客自身所具备的一个优点   我们要发现顾客的身上所具备的优点和长处,优点和长处正是我们大加赞美的地方,顾客的优点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寻找,例如:顾客的事业、顾客的长相、顾客的举止、顾客的语言、顾客的家庭等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赞美,当然这个赞美要是顾客的优点,只有赞美优点才能够让顾客感受到你是在赞美他,如果你不加判读的赞美了顾客的一个缺点的话,那么你的赞美只能适得其反;有时也要玩点曲线救国的方式,一般来我们店里的都是夫妻或结对、结伴来的,而女性购买服装很多情况下是男性付款的。在女性面前赞美一下她的丈夫是双方都很愿意听的大好话,而男性得到赞美后就会更加支持女性购买的决定,有时会达到女性尚未决定,男性已经把钱给付了的绝佳效果。   三、 这个赞美的点对于顾客是一个事实   顾客的优点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事实的赞美和陈述是我们对事物的基本判断,会让顾客感觉到,你的赞美没有带有任何过度的地方,这样的赞美顾客更加容易心安理得的接受,不管是男女都喜欢自己年轻、美丽,那么赞美人家你的外貌气质比实际年龄要年轻的多的时候,大凡顾客都很乐意接受。   四、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对顾客的赞美要通过我们组织自己的语言,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非常自然的表达出来,如果你用非常华丽的词藻来说明一个生活中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事情,那么人们就会认为你是一个太过做作的人,顾客对你的话的信任度就会大打一些折扣;所以用自然通俗的方式来表达你的赞美将是一种非常好的表达方式,比如一句话:“哇,你的发型是哪里做来的?正适合你的气质。”这样即夸她的发型和协调美又同时夸了她有头脑,能找到一个好的发型师等,起到了很多重的效果。   五、 在恰当的时候真诚的表达出来   对顾客的赞美要在适当的时机说出来,这个时候才会显得你的赞美是非常自然的,同时对于顾客的赞美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调侃的调料或目前的网络流行语、小品幽默语等,这样更加容易调节气氛,让顾客在心里感觉非常的舒服,有句话叫 花钱买享受。胡晴晴如是说:“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顾客用来赞美我们的话‘我在哪都是花钱消费,把钱花在你这里舒服。’这也是顾客回头的基本保证。”   六、要善于抓住每一次赞美的机会   要透析顾客的心里,一个好的店长肯定要有抓人心魄的能力,当然还要知识较广,能够以点带面、恰到好处地把赞美词自然流露。有时一个本无心购买或顺路进店过路的人,被你那适合事宜的几句话会促成一笔大生意。   当然,做生意也好,赞美人也好,不能仅以明显销售货物为目的。这只能是一个恰到好处的点缀,否则就有做作、欺蒙之嫌。一定要做到是你感情和口才的真心流露,演戏也要进入角色、演的逼真才是;懂得赞美的人,首先自己的心里要美,否则就要出口转内销了;懂得赞美又有一个好的品牌产品、好的经营理念,有为顾客考虑的服务宗旨,生意也就注定是会红火的。
  • 查看详情>> 值此全球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时期,企业的CEO所面临的内外冲击和巨大压力,不是局外人所能想象和理解的。为此,究竟怎样才能守住原则、洞察先机、开创新局、迎接胜利呢?在德鲁克管理学家詹文明所著的《管理未来:卓有成效的德鲁克》里,詹文明告诉这些CEO务必秉持德鲁克的六项守则,它们是“自我管理、自我经营与自我领导”的最高指导原则。 原则一:需要做什么?……而不是我想要做什么 “需要做什么?……而不是我想要做什么。”当我越多地接触企业的CEO,我越发现他们想做什么,诸如,想完成什么伟大的梦想,实现多高的愿景,打造一家了不起的集团,跻身于全球500强的行列,成为某一领域的霸主等等。他们存在的问题不是局限于这些目标,而是局限于自己的想法,由于他们未曾考虑过公司的立场、状况、条件、需求及产业的动态、结构、机会,没有对市场、客户、竞争对手进行过综合的分析,也就没有在此基础上施行明智而正确的策略的思维。 德鲁克本来可以坐领工资或成为经济学家并开一家银行,但他婉拒了,虽然这是他的长处。当时也是经济萧条时期,德鲁克并不为金钱所迷惑,只因为他对“人”有着炽热的心,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而不是自己想要做什么。他专注投入毕生的心血,坚持做“对的事情”,怀有“对人类终极的关怀”,以实现 “自由而有功能的社会”。虽然至今这个目标还未能实现,但却为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向这个目标的大道,那就是通过“管理”,追求创新与创业,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有目的和开放的动态的社会系统。 原则二:集中力量做需要做的事 “集中力量做需要做的事。”在需要做什么这个问题上,正确的答案有很多。然而,身为企业的CEO,只能冒险,排除异议、勇于负责,把力量集中在“一件事”上,否则,凡事浅尝辄止,终将一事无成。德鲁克一生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资产,包括41本巨著,美国克莱尔蒙特大学的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彼得?德鲁克与伊藤正俊管理研究所(Peter Drucker and Masatoshi Ito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北京和中国香港的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美国《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四十多篇论文,加上全球各地的德鲁克管理哲学思想的笃实的实践者,如海尔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等。 原则三:别将赌注押在自己认为有把握的事情上 “别将赌注押在自己认为有把握的事情上。”人往往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尤其在做对、做好一件事情接着又做另一件事情的时候,仿佛成功已经成为了自己的招牌,幸运之神已降落在他的身上,俨然一副不败之身,却忘了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论是成功或者失败,都已经成为历史。为此,企业的 CEO别将全部赌注押在自以为有把握的事情上,而忘了自己是谁,最终成为事件的俘虏。 德鲁克回忆起1933年的一件事,当时,他在一家快速成长的私人小银行担任三位资深合伙人的执行秘书和经济分析员。在他任职三个月后,创始人把他叫进办公室说:“你刚进公司时,我不太看重你,现在还是一样。不过你比我想象的还笨,而且距离你的职位所需要的水平还差得很远。”由于那两位年轻的创办人,每天都把德鲁克捧上天,当听到这位创始人这样说时,德鲁克如获当头棒喝。 后来这位老绅士说:“我知道你在保险公司的证券分析做得很好,如果要让你做证券分析,那你待在原公司就好了。你现在是合伙人的执行秘书,但你却还在做证券分析的工作,你有没有想过,现在该做什么才能在新工作中发挥效能呢?”当时德鲁克十分生气,但也知道创始人说的话没错。之后,德鲁克非但没有丧气,反而完全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与工作方式。从那时起,每当接手全新的职务时,他就会问自己:“现在我有了新职务,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发挥效能呢?”每次他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样。 别将赌注押在自以为有把握的事情上,犹如在告诫我们说:“我以为我什么都知道,但事实上,我知道的少得可怜!”德鲁克庆幸有这位七十多岁的长者点醒了他,否则的话,他是醒不过来的。 原则四:一个有效的CEO从不进行微观管理 “一个有效的CEO从不进行微观管理。”早在一千多年前,罗马的律法就立法规定“长官不过问细节”。身为企业的CEO不能事必躬亲,大小一把抓,即使自己的能力很强,条件很好,时间似乎用不完,也不能这样做。因为,这样一方面阻碍了属下能力的发挥,限制了企业的力量,另一方面,自己也成为一颗不定时的炸弹,会失去员工的信任,得不偿失。 原则五:一个CEO在企业里没有朋友 “一个总统在政府里没有朋友。”这是美国总统林肯的话,他奉行不渝,成为一代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并不是林肯不想结交华府内的朋友,更不是他不想在同事之间建立情谊,而是他十分清楚,如果他在华府内结交朋友,易造成派系,也容易受到别人的猜疑,最终演变为团队的裂痕,会导致士气的低迷,这个影响是很大的。林肯更明白,如果有了府内的朋友,也会造成自己做事的包袱,人情的压力,以致在做决策的时候会贻误良机。 德鲁克专注任务,全心投入,加上他不擅长结交朋友,又单枪匹马,因此,他既有高效能,又有高效率,才会有如此丰硕的收获。 原则六:你一旦成为企业的CEO,就要停止公关 “你一旦成为企业的CEO,就要停止公关。”身为领导者就需要工作,面对挑战,做出决策,为企业的明天做出明智的战略决定,并且整合内外资源,贯彻力行、追求成效、创造成果,而不是一味地讨好董事、同事等,竟忘了自己的重大责任。 德鲁克之所以有如此的大成就、大成功、大贡献,关键在于他的“卓有成效”。他之所以能“卓有成效”,是因为“自我成长、有效心智、着眼贡献、发挥长处、投入创业、善用知识员工,以创业精神进行自我更新,让别人知道他的价值,通过目标管理、自我控制和自我对话,来自我管理、自我经营及自我领导”。他为自己的一生立下愿景,并且安排优先级,善用时间,最终踏上人生的第二春,完美地走完了人生的下半场,回馈了社会。 德鲁克影响了世界,也影响了我的事业、家庭、信仰,乃至我的一生,他是我的恩师。 德鲁克是一位大师中的大师。他是社会思想家,是管理学的教父,是社会生态学家,是一位旁观者。他的思想是管理思想和实务的结晶,他的每一句话都散发着睿智的光彩,每个词的背后都隐藏着绝妙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彼得·德鲁克才配称为“大师中的大师”。
  • 查看详情>> 交朋友一定要交人性朋友,也可容忍狗性朋友,但绝对别交狼性朋友。对野兽的容忍,就是对自己和家庭的犯罪。 很久以前,有一位猎户,住在深山老林,以打猎为生。养妻育子,其乐融融。 有一天,日暮时分,没打到一只猎物,正在拖着疲惫的身子准备返回时,突然发现一声狼嚎。他顺势望去,只见一只受伤的狼爬在血泪中,身边满是厮打有痕迹。 猎户喜出望外。当走近一看,老狼泪眼矇眬,嗷嗷求救。 猎户顿生恻隐之心,就小心翼翼地把狼背到家里,精心喂养并疗伤。媳妇好言相劝,让他把狼杀了,以绝后患,他痛斥妻子。 终于有一天狼伤愈体健,不辞而别。 有一次,媳妇回娘家,山高路远,就把孩子留在家。他上山打猎不放心,就将猎犬留到家看护幼儿。晩上回家时,眼前的一幕彻底将他惊呆了! 儿子躺在地上,已经断气。满地血迹,猎狗也浑身是伤,满嘴血迹,爬在儿子身边嗷嗷直叫。 猎户不容分说,追着猎狗一阵痛打。 当追到房后时,发现他曾经喂养过的那只狼浑身是伤,死在了那里。 这时,猎户才明白眼前的一切,一边安慰被误会的爱犬,一边嚎啕大哭,后悔自己的善心害死了心爱的儿子! 这个故事留给我们无限的思考…… 你的朋友圏肯定有三种人: 一种是人性朋友,志同道合,亲密无间,最低也能说人话,办人事,具有最基本的人性; 一种是狗性朋友,知恩图报,忠诚可信,最多是有时本性难控,翻脸无情,狂叫几声; 一种是狼性朋友,用着叫爷,不用充爹,能利益共享,有难各奔东西,甚至反咬一口。为了自身的一点点利益,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交朋友一定要交人性朋友,也可容忍狗性朋友,但绝对别交狼性朋友。对野兽的容忍,就是对自己和家庭的犯罪。 特别是在生意场上,人性朋友可以为你挑大梁,狗性朋友可以与你做伙伴,狼性朋友只能成为你的客户,现钱交易,一把一清。 将门无犬子,官家无白丁。讲的是世上神奇的“五一定律”,不访你晚上躺到床上冷静地思考一下,你最亲密是有影响的五个朋友的情况,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就是你的名利地位。 因为在耳闻目睹中,你的思想观念、处事方法、创业意识趋同,绝对跳不出这个圈。这就是跟随大官地位升,跟随老板钱袋丰,跟随赌徒垒长城,跟随小贩卖大葱。 不过既然交了这样的朋友,你也不用悔恨。靠赖账永远不会富有,花亏心钱一定得不到幸福,沾小便宜必然要吃大亏。 人无信不立,无诚不久,失信失去的是最可依的朋友,远离的是最可靠的贵人,注定一生悲惨。 你舍去的老天爷一定会送给你。舍得一定有得,这就是谁也无法抗拒的因果定律。
  • 查看详情>> 现如今,中国的许多有钱人把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也能成为贵族,但当他们发现即使是英国最好的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的学生还要苦时。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 其实这一点也不希奇,因为西方所崇尚的贵族精神不是爆发户精神,而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 01. 富与贵不是一回事。 世界著名的贵族学校要实行如此严格和艰苦的军事化训练,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律精神。真正的贵族一定是富于自制力,一定是有强大精神力量的,而这种精神力量需要从小加以培养。 伊顿公学也确实用这种方式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物,比如打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将军,就是伊顿公学的高材生。威灵顿是世界军事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他在和拿破仑进行决战的时候,曾经留下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当时他冒着炮火在前线观察敌情,他的参谋多次劝他早点撤下去,因为前线太危险,可是威灵顿就是不动,参谋只好问他,您万一阵亡了有什么遗言?威灵顿头也不回地说,“告诉他们,我的遗言就是像我一样站在这里。” 我们现在大部分中国人所理解的贵族生活就是住别墅、买宾利车、打高尔夫,就是挥金如土、花天酒地,就是对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实际上,这不是贵族精神,这是暴发户精神。在我们中国人的概念中,贵族学校就应该享受贵族般的条件,有贵族样的生活。 但是英国贵族学校的学生睡的是硬板床,吃的是粗茶淡饭,每天还要经过非常艰苦严格的训练,这甚至比平民学校还要辛苦。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识里,富与贵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但事实上这是两回事儿。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 贵族精神,首先就意味着这个人要自制,要克己,要奉献自己,服务国家。英国的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毫无疑问,是贵族。 英国皇室把他们送到陆军军官学校去进行学习。毕业后,哈里王子还被派到阿富汗前线,做一名机枪手。英国皇室知道哈里王子身份的高贵,也知道前线的危险。但是他们公认为国家奉献自己、承担风险是贵族的本职,或者说是本分所在,是理所当然的。 英国二战的时候有一张照片流传得非常广,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到伦敦的贫民窟进行视察,他站在一个东倒西歪的房子门口,对里面一贫如洗的老太太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这体现了对底层人的一种尊重,而真正的贵族是懂得尊重别人的。 1793年1月21日,在巴黎的协和广场,一个行将被处死的囚徒,上断头台时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她马上下意识地说了句:“对不起,先生。”而此刻她的丈夫路易十六,面对杀气腾腾的刽子手,留下的则是如此坦然高贵的遗言:“我清白死去。我原谅我的敌人,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几分钟后,路易十六及皇后便身首异处。两个世纪之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密特朗在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的庆典上真诚地表示:“路易十六是个好人,把他处死是件悲剧……” 1910年10月28日,一位83岁高龄的老人,为了拯救备受煎熬一生的灵魂,决意把所有的家产分给穷人,随后他离开自己辽阔的庄园出走了,带着聂赫留朵夫式的忏悔,最终像流浪汉一样死在一个荒芜的小车站……他就是俄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多年后,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评价托尔斯泰时这样感慨道:“这种没有光彩的卑微的最后命运无损他的伟大……如果他不是为我们这些人去承受苦难,那么列夫·托尔斯泰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属于全人类……” 这几位主人公尽管命运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贵族。 02. 贵族代表了尊严和品行。 西方直到18世纪,贵族依然是主流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英国仍然保留着贵族的爵位、封号。(中国的贵族阶层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就整体消失了。)当西方的贵族社会转入到平民社会之后,资产阶级并没有掀起否定、批判贵族文化的精神浪潮,相反的,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贵族学校去学习,买贵族的纹饰、徽章,买贵族的头衔,想全方位继承贵族的衣钵。我国著名报人储安平在《英国采风录》中说过,英国的贵族制度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是因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英国的老百姓普遍认为,贵族精神代表了一种尊严,一种高超的品行。 西方中世纪的战争好多跟中国春秋战争非常相似,战场上是对手,下了战场仍然还是朋友。所以那个时候的好多战争,在今天看来就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公元前1135年,英国国王亨利一世去世了,他的外甥斯蒂芬和他的外孙亨利二世都认为自己有权继承英国王位。斯蒂芬本身在英国,就捷足先登,抢先登上了王位;亨利二世在欧洲大陆,听到这个消息后愤愤不平,在欧洲大陆组织了一支雇佣军前来攻打斯蒂芬。那个时候亨利二世很年轻,经验不足,出兵的时候没有很好的筹划,所以大兵千里迢迢开到了英伦三岛一上岸,就发现钱已花光了,没粮食了。 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亨利二世作出了一个咱们中国人绝对想不到的选择,给对手斯蒂芬写了封求援信,说我出征准备不周,没了粮草,您能不能给我点接济,让我把这些雇佣军遣散回欧洲。斯蒂芬居然慷慨解囊,给了亨利二世一笔钱。可后来亨利二世竟然第二次发动了同样的战争来争夺王位。 人家当初接济你,你现在又杀回来了,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忘恩负义。欧洲的贵族认为对手的宽容是理所当然的,该竞争的还是要接着竞争。所以过了几年之后,亨利二世再次率领大军,卷土重来。这时他年龄大了羽翼已丰,所以在战场上打败了斯蒂芬。虽然他取得了胜利,但结果却很有意思。他和斯蒂芬签订了一个条约,就是这王位还是由斯蒂芬来做,把亨利二世立为太子,一旦斯蒂芬百年之后,由亨利二世来继承王位。 在一般人眼中,好不容易打赢了,却只得了接班人的名义,好像不值得。按照中国皇位争夺,非杀个你死我活不可。另外还有一场战争也非常有戏剧性。 英国爱德华三世两个儿子兰开斯特公爵和约克公爵的后代,他们都对英国王位感兴趣,于是两个家族间发起了一场内战。战争的结局竟然是不打不成交,两大家族后来打出了感情,互通了婚姻,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娶了约克家族的伊丽莎白。联姻之后,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宣告合并,开创了都铎王朝。 在欧洲的政治中,有一个特殊传统,就是一个国王,即使是被从王位上推翻下来,也会受到必要的礼遇,这也是骑士精神的一种体现。所以在欧洲的权力斗争中,很少有像中国那种斩草除根的想法。 03. 要竞争更要有风度。 欧洲的贵族宁可承担养虎为患的后果也不愿意丧失自己的风度。1688年,威廉三世攻打詹姆斯二世。威廉三世是詹姆斯二世的女婿,但他觉得这个王位应该是属于自己的,所以从詹姆斯二世手中夺取了英国王位,把自己的岳父给俘虏了。他把自己的岳父关在靠近海边的一座城堡里,同时在城堡靠海那一侧给他留了一条小船。詹姆斯二世心领神会,就坐着这条小船逃到了欧洲。 第二年詹姆斯二世组织了一支雇佣军想重新夺回自己的王位。这时威廉三世正在组织和法国进行一场战争,他一看自己岳父卷土重来,不得不腾出一只手来对付自己的岳父。最后虽把詹姆斯二世打跑了,但在英法战争中却遭到惨败。 正如荷兰史学家约翰 · 赫伊津哈所说的,“火药的传入虽然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但是中世纪骑士所体现的并且被理想化的骑士精神,却在近代西方文化中得以保留”。这种骑士精神实际上就是贵族精神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道德理想,对西方人的民族性格有着长久的影响。 西方进入平民社会之后,贵族之间网开一面的传统在高层政治中还依然得以保留。比如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军即将面临失败,军官中有人提议化整为零分散到老百姓家里,进入山区打游击战。但当时南军最高统帅罗伯特·李将军却不同意,他说:“战争是军人的职业,我们要是这样做,就等于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了无辜的老百姓。我虽然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军人,但我绝不会同意这样做,如果能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南方老百姓的安宁,我宁愿作为战争犯被处死。” 他的对手是大家熟知的林肯,林肯总统同样表现出宽宏大量的贵族风度。本来他确实应该按照军法对罗伯特·李进行处置,但是他认为南北之间的仇恨宜解不宜结,所以他对李将军说,您也到了退休年龄了,就告老还乡吧。于是,李将军就以这种方式光荣退休,回到自己的庄园,撰写回忆录去了。 贵族精神有很多还不为我们所理解,比方说,贵族精神当中的低调。洛克菲勒帝国,那个小洛克菲勒在上大学的时候,过的是贫穷的生活,自己烫裤子,自己缝钮扣,不抽烟,不喝酒,不随便到剧院去看电影,和他爸爸一样,把每一笔开支都记在小本子上。这些人看起来很节约,但是并不小气,因为在面向社会进行捐赠的时候,都非常慷慨。比如咱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比尔·盖茨,后来把他名下所有的财产全都捐给了社会。看既节约又慷慨,这也是贵族精神非常可取的一部分。 这种精神,从一个角度来看是慷慨,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也可以说是一种担当精神,一种社会责任感。所以在今天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当中,最让我们感动的就是这种无处不在的担当精神。 比如西方的航海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当一艘船遇到危险要沉没的时候,船长肯定是最后一个离开的,或有的船长干脆选择和船一起沉没,这就是从贵族精神延续下来的一种承担精神。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船即将沉没的时候,船长走进了船长室,选择了和船共存亡,这就是一种担当精神。在大船开始沉没的时候,船长请船上的小乐队到甲板上来演奏,以安抚大家的情绪。在演奏完毕之后,首席乐手向大家鞠了一躬,乐手们开始离去,船上非常混乱,大船马上就要沉没了,首席乐手看见大家都走远了,他自己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架起小提琴,拉起了一支新的曲子,已经走远的乐手,听到音乐声,不约而同地又回到了首席乐手身边,大家重新开始演奏。船要沉没了,大家相互握手,互道珍重,首席乐手说:“今天晚上,能和大家一起合作,是我终身的荣幸。” 这是对贵族精神最好的诠释,它告诉我们,有一种死比平凡的生更伟大。 04. 贵族精神的实质。 储安平在其《英国采风录》中记述了他对英国贵族和贵族社会的观察,他说:“凡是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他们都看不起金钱……英国人以为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难、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不仅仅是一个有荣誉的、而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人。”用当年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的话来说: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 贵族精神跟物质条件,有的时候可以说没有什么关系。就像当年张爱玲所说的,旧上海公寓里的那个电梯工,一定要衣冠楚楚,领带打得整整齐齐,才肯出来给顾客开电梯,这也体现了一种贵族风度。还比如许纪霖教授所说的,有一个下岗的三轮车夫,靠自己蹬三轮车的微薄收入,养活了几十个孤儿,一个一个送他们去上学,我们也可以说,这个人具有一定的贵族精神。所以说,贵族精神说离我们远也远,说离我们近也很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精神贵族。 英文里的noble,除了有“贵族”的含义外,还有“出身高贵的”、“高尚的”、“伟大的”、“崇高的”、“卓越的”、“辉煌的”等含义,“贵族精神”则包括高贵的气质、宽厚的爱心、悲悯的情怀、清洁的精神、承担的勇气;以及坚韧的生命力、人格的尊严、人性的良知、不媚、不娇、不乞、不怜;始终恪守“美德和荣誉高于一切”的原则。 “贵族精神”并不必然为“贵族”所垄断,我等平民只要不断努力学习坚持塑造自己的人格状态,同样是具有“贵族精神”的贵族,我们所要强调的是“精神的贵族化”。然而,如今国内对于贵族的理解是:拥有高档住宅、豪车、美女如云、消费欧洲奢侈品、子女入学“贵族学校”和出国留学等等,崇尚这样的贵族式生活方式,更多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贵族生活。不是表现在人对精神和审美的追求,而是体现在挥金如土绫络绸缎花天酒地的金钱主义形式上。贵族化中的“贵”,就是华丽、气派、显赫、奢侈等形式。传媒传递给我们一种错觉就是这种和真正的贵族文化毫不沾边的虚荣和幼稚的形式氛围。这种贵族文化实际是一种肤浅、粗糙的文化氛围,这将源于幼稚而止于成熟,源于虚荣而将止于务实。 真正的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一是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二是社会的担当,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区与国家的责任。三是自由的灵魂,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贵族这一无论是在称谓还是实质性的确认,都必须是与其品德、学识、行为相符合的。否则,即使其权倾天下,富可敌国,亦不能进入贵族的行列中。贵族的真正意义是指其在精神和高尚行为上的拥有。贵族精神的高贵之处,那就是干净地活着,优雅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他不会为了一些眼前的现实利益,去背信弃义,去不择手段。基于这样一种意义上来讲,精神的贵族和所谓富有之人应该是没有关系的。精神的贵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贵族。因为这种贵族精神不是用钱可以买来的。
  • 查看详情>> 01 大学的时候,隔壁寝室是个学霸寝室。 明明是上着同样的课程,她们四个,每次期末考试考出来的,这四个人总是能够排在前几名。 我当时真想不通为什么,她们也和我一样学,怎么就是比我好那么多。 一直到有一次去她们寝室玩,我才发现了些许微妙的真相。 她们寝室挺安静,若是听歌看视频,自然是可以的,不过相互之间都插着耳机,就怕打扰到彼此。 相处于同一片天空,哪怕关系再好,也要相互体谅,相互理解。 我想到我们寝室总是叽叽喳喳个没完,一天到晚没个停歇,哪怕想要好好学习,被这气氛一闹,也早就没了心思。 她们寝室四人总是会早早起床,一起相约去食堂吃饭,然后一起去自习教室早读。 我想起我刚开学几天也是这么兴致勃勃的,可是没过一个礼拜,自然而然就松懈了下来。 每天早上听到闹钟声,迷迷糊糊地醒来,一看室友还在睡,我就随手把闹钟一关,嘟囔一声:“还早么。” 其实,不早了。 只是啊,一方面我的惰性出现,一方面我觉得室友都没起,没这种必要来虐待自己。 所以别人学习的时候,我在睡觉。 别人学习的时候,我在看视频。 一天又一天,隔壁学霸班一个个中级口译考出了,一转头高级口译也考出了。 而我雄心勃勃,报了中级口译,却连英语书都没翻开几次。 我混了大学四年,她们一个个却格外顺利,有一位回家考上了英语老师,有一位出国读研,有一位直接做对外汉语老师,另外一位,直接进了外企。 你看,优秀的人都这样,和一样优秀的人呆在一起,志趣相投,然后一起变得更加优秀。 有一次我和其中一位学霸聊天,我好奇地问她:“你们究竟是怎么坚持天天早起的啊,就是这大冬天的也不例外。” 哪里想到,这一位,倒是抿嘴一笑,道:“大冬天的自然都是有赖床的想法,可是啊,相互之间会监督,我们四人都会定好闹钟,早上一下子,四个闹钟会同时响起,哪怕没有十分清醒,也有七八分了,被吵醒了自然也会嘟囔几句,只是我们之中总是有人会喊口号,大喊一声起床,一人起了表率作用,其他人,也就睡不住了。” 一个人熬的时候,总会有坚持不住的时候,辛苦了那么久,总是希望能够稍微放纵一下自己。 因为人对自己,总是有太多的借口。 一群人坚持就不一样了,你觉得坚持不下去,看见旁边人还在奋力拼搏,一咬牙,自己不能够放松啊,还得继续加油。 优秀的人比起我们常人所突出的地方,那就是他们自律。 而一群自律的人待在一起,这种效果,绝不仅仅只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彼此之间,相互鼓励对方,又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竞争,不知不觉之间,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已经抛开一大截了。 02 朋友一年前找了个学霸当男朋友。 一年之后,朋友如愿进入了有名的外企,朋友圈里面的她,和他男友,真真切切,是一对璧人。 不仅容貌相当,现在这会儿,也是能力相当。 要知道,一年之前,朋友还不是这样的,脑袋虽然说是聪明,不过大部分时候都是得过且过的,对于未来,也没什么展望,不过就是想着能够过日子就行了。 现在这会儿,斗志昂扬,青春活力,那一番模样,完完全全,不是一年之前能够比的。 我问她:“受什么刺激了?” 哪里想到,她一转头,笑眯眯地说道:“没受刺激,不过就是想要和我男朋友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罢了。” 说真的,朋友的男朋友我有幸见过一次,个子高高的,一副儒雅的模样,年纪只比我朋友大上两岁,现在已经是公司里的经理阶层了。 年少有为,帅气英俊,说真的,这样的人物,一万个人当中,也不见得能够挑出一个来。 原来,和一个优秀的人谈恋爱,你不自觉的,就想要变成优秀的模样,你想要了解他的兴趣,你想要知道他的世界观,你想要明白他的想法,你想要和他旗鼓相当,潜移默化之间,你自己也料想不到,你也成为了那么一位优秀的人。 优秀的人就好像是一团光,吸引着你往前走,你和他越靠越近,彼此之间越发投契,两人之间越发自在,因为有了精神上的共鸣。而你在光明之中呆久了,自然而然,你就不想要回到混沌的黑暗之中了。 03 回到杭州以后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特别好的上司。 他并没有其他领导人的严肃风范,平易近人,和你说话的时候,就让你觉得很舒服。 说话时不带丝毫的尖锐,有着一种特别舒缓的语调,让人很能够听进去,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说话,就是一种艺术。 我当时是个小小的实习生,说真的很多事情都不懂,也常常有搞砸的时候。 有次客户来公司,我过去接待,其实只是很小的工作,不过就是端茶递水罢了。 我当时进去送茶水的时候,也不知道为何,脑子一懵,居然把杯子给打翻了。 可想而知,当时有多尴尬了。 我连声说对不起,也不知道在哪里拿起纸巾就拼命擦桌子,可是,倒掉的水太多,越擦越湿,当时看见水沿着桌子边沿往下流的时候,心里面别说有多尴尬了。 脸涨得通红,进退不是的。 尤其那个时候,偏偏房间里还特别安静,我感觉到所有人都注意着我。 “小姑娘,难得见到王总这么器宇轩昂的,一时晃神了,就是这杯水啊,见到王总,都难掩激动了,小陆,还不快点再去给王总倒杯水。” 听见经理声音的时候,我那许久都没有放下的一口气,总算呼了出来。 “你这老小子,总会调侃我。”坐在那儿的王总哈哈一笑。 我抬起头来,看见经理冲我挥了挥手,随后就是转过头去看向王总,又是道:“哪敢啊。”谈笑风生,坦然自若。 他们具体谈了哪些细节,我却是不清楚的,不过当时的我,真心觉得,经理拯救我与水火之中。 后来经理和王总开完会了见到我,倒是笑道:“小姑娘,到底是没干过体力活,以后有什么客人来了,可得好好让你 倒倒水,倒多了,自然而然就好了。”他调侃地笑着,又是道:“没多大事,王总也没放在心上,你啊,也别往心里面去。” 这话听得,就是让人觉得特别窝心,特别舒坦。 这还是一件特别小的事情。 说真的,我这人不怎么聪明,很多东西,学起来并没有那么快,就是有的时候发给经理的资料也要弄错。 那时候,经理总会叫我进他的办公室,也不当着其他的同事的面多说什么,就只是打开文档,然后指出我的问题,看我战战兢兢的模样,又会笑着告诉我:“这儿弄错了,以后注意点。”我连忙点头。 他又会笑笑,道:“没多大事,用不着怕,只不过,事不过三,知道吧。”我听了这话,这会儿又是点头,只是,是认真地点头。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从这家公司离职,不知道为什么,离职前我最舍不得的,就是我这位领导。 因为,他真的教了我很多。 不仅仅是技术上面的,更多的,还有生活上的层次。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原来柔软也是强硬的一种方式。 在他身上,我学到了,工作中,不是不可以犯错,而是不要犯同一种错误。 在他身上,我学到了,谦和而又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不以自己的身份而觉得自己有丝毫的不同。 我这才发现,真正优秀的人,他们其实都觉得自己没什么了不起,觉得自己很平凡,始终保持着一颗谦和而又善意的心,对待每一位身边的人。 他没有觉得自己很优秀,可是和他相处,你就是觉得很舒服,在他身上,你就是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你慢慢向他靠拢,我自然是不会再出现之前那种低级错误了,整个人也越发通透和自在起来,可每每我觉得自己还可以的时候,偶尔和经理讲几句话,说一些最近的事情,我总能够有着一种另外的领悟。 优秀的人就是这样,当你觉得可以和他稍微靠拢一些,你又发现,他的身上,有着一种新的特质,让你再次发现他的优秀,然后,不断促使自己,更加变好。 04 知乎上有个关于和优秀人相处的回答:他从不刻意优秀,却总是在无意中卓越。 那些我们觉得光芒耀眼的人物,他们总是保持着谦卑,却又有着蓬勃的精力,他积极向上,却又有着无穷无尽的好奇心,与他相处,充满着别样的乐趣,特别舒服。 最特别的地方就是,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很好,所以他总是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于是,他越来越好。 他越来越好,可是他依旧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好,因为他的身边,总是也有那么一群优秀的人。 这世界上的美,有各种各样的,可有些事物,我们看到第一眼,就觉得它美。 这世界上的好,有各种各样的,可有些举动,我们就觉得他好。 这世界上优秀的人,也有各种各样的,只是,我们总觉得,与他相处,恰恰似那黑暗人生之中难得的明亮。 优秀的人的身上,有光芒。 不自觉地吸引着众人。 而你越是和他相处,越是被他身上的那一层光芒所照亮,慢慢的,你也有光芒了。 不知什么时候起,你也变得好优秀。 愿你的身边,也有那么一位优秀的人。
  • 查看详情>> 营销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发展存在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营销和价值观两极化阶段,在此阶段很多企业认为营销并不需要什么高尚价值观的引导,强调价值观只会让企业付出更多成本,为企业平添许多约束。第二个阶段是营销和价值观平衡阶段,在此阶段企业除营销之外,还会向社会事业捐赠部分利润。第三个阶段是营销和价值观融为一体的阶段,也是两者关系发展的最终阶段。在此阶段,企业必须依靠价值观来生存,这些价值观使企业具有不同的个性和目的感。换言之,企业单独强调营销或价值观都无法取得成功。 通过审视营销的基本原则,深化对营销的全面认识和理解,我们发现有十个秘诀可以帮助企业融合营销和价值观。在介绍每一个秘诀时,我们会列举一些应用此方法指导营销的企业案例。也许大家还记得,在2000年9月的联合国千年峰会上,来自189个国家的领导人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该目标制定了8个时间段和各时间段内应完成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在案例中提到的一些公司就是根据这个目标来为社会做出贡献的。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包括以下内容: 1.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 2.普及小学教育; 3.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 4.降低儿童死亡率; 5.改善产妇保健; 6.遏制艾滋病、疟疾等疾病的蔓延; 7.保证环境可持续发展; 8.促进全球发展合作。 尽管千年发展目标是一项政府间协议,但很多企业也开始把这些目标视为自己的责任,努力从商业角度实现它们。联合利华、宝洁、豪西蒙、菲利普、沃达丰、约翰逊父子公司、英国石油、康菲石油、荷兰合作银行等大型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业务时全都把这些目标融入了每日经营过程中,并且成功地实现了利润增长。这些企业的做法充分说明了公司应当如何影响世界,以及这种影响会怎样促进其财务和非财务方面的利益实现。我们提供的一些案例摘自于《商业开发:支持千年发展目标的商业解决方案》一文,这些案例证明了营销3.0和促进千年发展目标之间的必然联系。 秘诀一:热爱你的顾客,尊重你的竞争对手 在商业世界中,热爱顾客意味着企业必须为顾客提供良好的价值,努力打动顾客的情感和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们对品牌的忠诚。神经学家唐纳德·卡尔(Donald Calne)曾说过:“情感和理智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情感会引发行动,理智会引发推论。”由此可见,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以及忠于某品牌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情感影响和支配的。 例如,金宝汤公司在乳腺癌宣传月中把产品包装改成了粉红色,此举极大地促进了销售影响力。由于购买汤料的消费者主要是妇女,而乳腺癌又是女性在情感上非常关注的问题,因此公司针对女性消费者的销售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个案例说明,在营销过程中,强调消费者情感呼应远比强调理智分析更能产生销售回报。 此外,企业还必须学会尊重竞争对手。正是因为竞争对手的存在,整个行业市场才会逐渐扩大,没有它们,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就会变得非常缓慢。通过观察和分析竞争对手,我们可以认识到彼此身上存在的优势和缺点,这一点对于改善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竞争来促进市场发育的策略,可以以垂直化或水平化技术转移的方式来实现。例如,联合利华公司在越南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联合利华对所有本地供应商进行最佳实践培训,这些越南企业在培训中不但了解了标准质量体系,而且掌握了实现这些标准所需的必要技术。不仅如此,联合利华公司还为这些供应商提供可观的财务支持。通过这些做法,公司一方面通过本地供应商降低了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产品始终如一的高质量。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这些供应商是否会利用这些优势为联合利华的竞争对手提供同样高质量的服务。耐人寻味的是,联合利华对此非常支持,原因是它认为这样做有利于促进整个市场的发展。 相比之下,水平化技术转移的观点对很多企业来说就更加难以接受了,没有多少企业愿意把自己掌握的技术拱手奉献给竞争对手。但是,当企业意识到无力独自承担起市场开发重任时,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出现。6对这样的企业来说,无偿向其他公司转移技术意味着市场风险共担,它需要和其他公司一起实现规模化经济效益。关于这个方面,最好的案例当数全球七家制药公司(分别是勃林格殷格翰、百时美施贵宝、葛兰素史克、默克、罗氏、艾博特和吉利德制药公司)的技术合作,正是这种合作才成功地降低了发展中国家艾滋病治疗药物的价格,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要求。 另一个水平化技术合作的成功案例是英国多家电信公司(包括摩托罗拉、Carphone Warehouse、O2、Orange、沃达丰、TMobile、乐购、维珍和Fresh等公司)和U2乐队歌手波诺(Bono)和鲍比·施莱弗(Bobby Shriver)合作,为支持非洲抵抗艾滋病运动推出的新款RED手机。通过此次合作,RED手机项目筹集的资金购买了数千万磅的艾滋病治疗和预防药物。 学会用爱心对待顾客,用尊重对待竞争对手。 秘诀二:善于察觉变化,随时准备好做出变革 商业世界瞬息万变,企业的竞争对手和顾客的数量都在增多,变得比以往更聪明。如果你不够敏感,无法准确预测这些变化,企业经营就会逐渐落伍,最终被无情淘汰。 普锐斯是丰田公司第一款采用破坏性创新技术研发出来的产品,此前丰田从未研制过类似的产品。在此之前,丰田公司以持续性创新和缓慢确定型决策流程闻名。不过,这家公司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发现必须马上推出一款混合动力车型以满足市场需要,这个市场机遇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因此,在开发普锐斯车型时,丰田公司一改平时复杂严格的日式管理模式,迅速按照市场需求生产出了新的产品。 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也一样,面对市场的变化只能积极做出改变。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因其廉价用工方式、对自然环境和供应链不负责任的做法而广为大众所诟病。过去几年中,沃尔玛开始努力向绿色企业转变。这种转变说明,沃尔玛终于意识到尽管低价战略曾经为企业赢得过利润,但在未来消费者行为变化的背景下这种做法将会完全失去作用。 天变,道亦变。 秘诀三:捍卫你的品牌,永远明确自己的目标 对营销而言,品牌声誉意味着一切。如果两个产品质量完全相同,消费者肯定选择具有较高品牌信誉的产品。因此,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其品牌的定位和差异化,让目标消费者了解自己和其他公司的不同之处。 美体小铺是全球知名的价值驱动型企业之一。这家英国公司支持社群贸易的主要做法是在全球范围内从当地贫困群体手中采购天然生产原料,这种做法不但彰显了企业的独特品牌定位,而且有效地缓解了原料采购地的贫困问题。 美体小铺公司另一个非常有名的做法是坚持反对动物实验。实际上,早在欧盟制定相关法律之前,这家富有前瞻意识的企业就已经要求自己不在动物身上进行任何产品实验了。显然,这种做法对企业来说既不经济也不符合常理,但是它却帮助美体小铺成为英国最成功的化妆品零售商,成为利基市场中崇拜天然产品的消费者心目中最神圣的品牌。 最后,全球最大化妆品公司欧莱雅以惊人的价格收购了这家公司,其收购价格甚至超出企业价值342%。美体小铺被收购之后,为巩固其商业价值,公司不得不面对双重挑战,一方面它必须维护在消费者眼中崇高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它还要努力影响和改变欧莱雅公司的做法,原因是后者因采用动物实验而招致大众的广泛批评。 清晰地传达你的品牌价值,永远不要在品牌问题上妥协。 秘诀四:消费者千差万别,努力满足你的最佳客户 这条原则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细分问题。对企业来说,你不必满足所有消费者的要求,但是一定要满足那些乐意购买你的产品、能够从中获得利益的消费者群体。 大多数产品市场都包括以下四个消费层次: 1.全球化消费层——希望购买全球化产品和特征并愿意为此支付高价的消费者; 2.全球/地区消费层——希望产品拥有全球化质量并具备本地化特征和较低价格的消费者; 3.地区消费层——希望购买具有本地化特征、本地化价格的本地化产品的消费者; 4.财富金字塔底层——仅能购买最便宜产品的消费者。 处于财富金字塔底层的消费群体是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一较高下的目标市场,这个消费层次也是营销30最为关注的市场。 例如,豪西蒙公司致力于为斯里兰卡的贫困群体修建廉价房。通过和微额贷款银行合作,这家公司修建了很多店面型居住房,这些房屋既可以用来居住,又可以经营小生意。对豪西蒙公司来说,它把这些低收入消费者视为可以摆脱贫困的未来的潜在市场。同时,通过提供改善性住房和额外收入机会,此项目也成功改变了消费者群体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豪西蒙公司的做法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第1、第2、第3、第7和第8条目标。 关注那些你能为其创造最大利益的消费群体。 秘诀五:永远以合适的价格和包装提供产品 我们绝不能向消费者销售价高质次的产品,真正的营销是公平营销,其价格和产品质量是对等的。如果我们试图高价销售质量低劣的产品,消费者发现后一定会远离我们。 联合利华在加纳市场的做法是努力降低加碘盐的价格,以取代大部分民众食用的非加碘盐。为改善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联合利华有效地发挥了跨国企业的优势。公司利用其在消费者产品市场营销的丰富经验,通过小规格包装销售的方式显著地降低了产品价格。这种做法的关键之处在于联合利华必须利用供应链方面的优势来降低分销成本。同样,此项目也很好地促进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第1、第2和第5条目标。 另一个相关案例是宝洁公司为市场提供安全饮用水。和联合利华一样,宝洁公司在小包装营销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宝洁利用其专利水处理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净水剂。在此过程中,宝洁也是采用了小包装营销的策略以降低产品价格。在饮水安全得不到保证的地区,人们只要把一袋净水剂倒进桶里就能将其转化为饮用水。通过这种方式,宝洁公司促进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第5、第6和第10条目标。 产品要有质量,更要有合适的价格和包装。 秘诀六:随时待命,主动寻找潜在消费者 别让消费者四处寻觅你的产品。在当今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掌握和运用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数字化鸿沟(即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用户与非用户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仍是全球市场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能够跨越这个鸿沟的企业必将极大地扩展自己的消费者规模。 例如,自2005年以来,惠普公司一直和商业伙伴合作,努力缩小发展中国家的数字鸿沟,帮助各行业实现信息技术变革。在追求业务增长的过程中,惠普把低收入市场作为公司未来的主要市场。在培育市场时,惠普不断缩小消费者之间的数字化差距,为贫困群体提供了价廉物美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对于惠普这样在成熟市场中遭遇发展瓶颈的企业来说,这些消费者无疑是公司未来的希望。 不要等着消费者找上门,企业应当主动发现未来的顾客。 秘诀七:抓住消费者的心,和他们一起成长 拥有顾客之后,企业要做的工作是努力维持和他们之间的良好关系。我们应当对每个顾客都做到如亲友般熟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需求、期望、爱好和行为模式,才能促进企业的继续发展。显然,这些目标也正是顾客关系管理的主要原则,其核心目的就是要为消费者提供深刻的理性满足和情感满足,以此激发顾客的长期购买行为。此外,在消费者关系日益水平化的今天,口碑营销的重要性正变得越来越明显,这样做也能有效地把消费者转化成企业品牌的忠实拥护者。 例如,PetSmart Charities公司通过自建收养中心,至今已经拯救了上百万遗弃宠物的生命。该公司的宠物收养方案不但吸引了大量参观者,而且有效地提升了宠物相关产品的销售。通过帮助宠物,公司吸引了很多新客户,然后通过各销售网点对他们进行交叉销售。因为公司对宠物关爱有加,这种行为让消费者深受感动,从而变得对其品牌无比忠诚。 想顾客之所想才能无往而不利。 秘诀八:无论经营哪种业务,记住你是在提供服务 服务业并不限于酒店或餐厅,实际上,无论你从事的是哪个行业,都必须有一颗服务顾客的心。既然是提供服务,那就一定要拿出服务行业的专业态度,而不能把销售当成应付差事。企业在为顾客服务时必须真诚,必须投入感情,要让消费者感到你提供的购物体验是快乐而难忘的。企业必须明白这样一点,你的公司价值正是通过产品和服务来体现的,因此必须保证它们能对消费者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全食超市就把自己的业务视为对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服务,而不是简单的销售产品而已。正因为如此,公司才大力引导消费者采用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公司对员工也表现出了服务意识,让他们对企业战略方向等重要问题进行投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所有的行业都是服务业,因为每件产品传递的都是服务意识。 秘诀九:学会从质量、成本和交付三方面改善业务流程 营销者的任务是要不断改善商业模式中的质量、成本和交付情况,不断满足对消费者、供应商和渠道合作伙伴的各种承诺。企业必须牢记,在产品质量、数量、交付时间和价格等方面,任何欺骗行为对企业都是致命的。 约翰逊父子公司以和本地供应商的良好合作而闻名,公司和本地农户合作,很好地提高了生产率,改善了产品交付情况。例如,为保证除虫菊的可持续供应,公司甚至远赴肯尼亚和当地农户合作。通过与KickStart公司和肯尼亚除虫菊委员会的合作,约翰逊父子公司大力帮助当地农户购买灌溉设施。拥有新的灌溉水泵后,当地农民的除虫菊产量显著提高,进而保证了该公司的原料供应。与此同时,由于水泵的使用,其他农作物的收成也得以提高,因此当地农民又得到了一定额外收入。由此可见,通过改善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约翰逊父子公司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第1、第2和第6条目标。 改善业务流程是企业永无止境的目标。 秘诀十:广集信息,慎下结论 最后一条原则告诉我们的是必须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对企业来说,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是影响最终决策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成熟的精神和敏锐清晰的内心,营销者才能在理性和智慧的基础上快速做出正确决策。 安德鲁·萨维兹(Andrew Savitz)和卡尔·韦伯(Karl Weber)在其作品《一石三鸟》(The Triple Bottom Line)中,曾以好时食品公司(Hershey Foods)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说明。2001年,面对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以及未来可可粉价格大涨的黯淡前景,好时信托基金委员会成员决定卖掉公司的股份。从财务角度考虑,这样做会导致委员会持有的信托基金价值下跌。为保证股东价值最大化,委员会决定把公司所有股份卖给箭牌糖果有限公司。 但是让委员会没有想到的是,此举遭到了公司员工的强烈反对,很多人组织起来到公司的巧克力广场举行抗议活动。最终,委员会认识到这个决定是错误的。虽然从财务角度看它并无不妥,但其失败之处在于未能考虑此决策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对公司员工的影响。 明智的企业领导者在决策时绝不会仅考虑财务影响。 营销3.0:让我们开始改变一切 对企业来说,到底能不能在客户至上的时代坚持盈利经营呢?我们已经为您做出了肯定的回答。的确,如今企业的行为和价值观正变得越来越公开和透明,不可能逃过公众的监督。日益发展的社会化网络使人们可以自由地讨论现有的企业、产品和品牌,他们讨论的不仅仅是企业及其产品的功能表现,而是更加注重其社会表现。新一代的消费者正变得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社会影响,有鉴于此,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模式,努力转变先前营销1.0或营销2.0时代的营销方式,快速迈入营销3.0的新时代。
  • 查看详情>> 你可以犯错,可以反悔, 可以跌倒,可以重新出发…… 只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 有梦想总是好的, 接近梦想的每一个瞬间, 都会让你欢喜。 没有思考的生活, 只会是庸庸碌碌的重复。 不管现实多惨不忍睹, 都要相信自己, 这只是黎明前的短暂黑暗。 勇敢的人并不是感觉不到畏惧的人, 而是征服了畏惧的人。 也许虚伪圆滑能让你一时获利, 但不会给你安宁的美梦。 无论周围环境多么不堪, 是否同流合污, 决定权始终在你手里。 相信, 并敢于托付, 这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妙的连接。 始终记得,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爱与被爱都是这世界上最高贵的事。
  • 查看详情>> 人物就是心无杂念,全身心投入,用灵魂去思考、做事,为单位发展鞠躬尽瘁、自己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 人财人财是常态人才中最好的,是能为企业直接带来财富效益的,是企业最需要的人。这类人的特点是积极主动工作,创新性地完成岗位工作,能在组织工作中起到核心和主导作用。 人才就是每天发自内心做事,做事有责任、有思路、有条理,知道单位的事做好了,受益的是大家和自己,同时真心为单位操心的人。 人材人材是指人的基本素质很好,还没有转化企业需要的才能,当然更没有为企业带来财富效益。 人手就是安排什么做什么,不安排绝对不做,等着下命令的人。 人员就是只领工资不爱做事,安排与自己无关的工作不愿干,属庸人之列。 人灾人灾是指为企业带来麻烦的人。这类人只要在企业里存在,就会使企业事故不断、麻烦丛生,最终导致企业经济性损失。 人渣就是牢骚抱怨、无事生非,拉帮结派、挑起事端,品德低下的破坏分子。
  • 查看详情>> 在职场中,每个人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和分工。 您是否发现,每一个成功的Boss,都很注重细节; 每一个成功的经理人,都很有正能量; 每一个成功的团队,都非常积极、阳光、正面、开放的心态投入工作。 当您每上一个台阶,您的责任担当越来越大,您的成就高度也越来越不一般。 不要等到时机成熟才开始努力,而要争做一个积极的精英员工! 一.忠诚:忠心者不被解雇 一个忠心耿耿的人,不会有领导愿意让他走,他会成为公司这个铁打营盘中最长久的战士,而且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员工。 1.站在老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2.与上级分享你的想法; 3.时刻维护公司的利益; 4.琢磨为公司赚钱; 5.在外界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 二.敬业:每天比老板多做1小时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知识背景越来越趋同。学历、文凭已不再是公司挑选员工的首要条件。公司考察员工的第一条件就是敬业,其次才是专业水平。 1.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报酬; 2.提供超出报酬的服务与努力; 3.乐意为工作作出个人牺牲; 4.重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三.自动自发:不要事事等人交代 不要事事等人交代,一个人只要能自动自发地做好一切,哪怕起点比别人低,也会有很大的发展。 1.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2.主动分担一些“分外”事; 3.先做后说,给上司惊喜; 4.学会毛遂自荐; 5.高标准要求:要求一步,做到三步; 四.负责任:绝对没有借口,保证完成任务 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对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工作能力可以比别人差,但是一定不能缺乏责任感,凡事推三阻四、找客观原因,而不反思自己,一定会失去上级的信任。 1.责任的核心在于当责; 2.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 3.言必信,行必果; 4.错就是错,绝对不要找借口; 5.不因一点疏忽而铸成大错。 五.注重效率:算算你的使用成本 高效的工作习惯是每个渴望成功的人所必备的,也是每个单位都非常看重的。 1.跟穷忙、瞎忙说“再见”; 2.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3.量化、细化每天的工作; 4.拖延是最狠毒的职业杀手; 5.牢记优先,要事第一; 六.结果导向:咬定功劳,不看苦劳 “无论黑猫、白猫,抓得到老鼠就是好猫!”,无论苦干、巧干,出成绩的员工才会受到众人的肯定。企业重视的是你有多少“功”,而不是有多少“苦”。 1.一开始就要想怎样把事情做成; 2.办法永远要比问题多; 3.聪明地工作而不仅仅是努力工作; 4.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5.把任务完成得超出预期。 七.善于沟通:当面开口,当场解决 不好沟通者,即便自己再有才,也只是一个人的才干,既不能传承,又无法进步;好沟通者,哪怕很平庸,也可以边干边学,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 1.沟通和八卦是两回事; 2.不说和说得过多都是一种错; 3.带着方案去提问题,当面沟通,当场解决; 4.培养接受批评的情商; 5.胸怀大局,既报喜也报忧; 八.合作:团队提前,自我退后 团队提前,自我退后。不管个人能力多强,只要伤害到团队,公司决不会让你久留——不要认为缺了你一个,团队就无法运转! 1.滴水融入大海,个人融入团队; 2.服从总体安排; 3.遵守纪律才能保证战斗力; 4.不做团队的“短板”,如果现在是,就要给自己“增高”; 5.多为别人、为团队考虑。 九.积极进取:永远跟上企业的步伐 企业永远要跟上市场的步伐;而个人永远要跟上企业的步伐,无论是职场还是市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参与者都不希望被淘汰。为此就一定要前进,停就意味着放弃,意味着出局! 1.以空杯心态去学习、去汲取; 2.不要总生气,而要争气; 3.不要一年经验重复用十年; 4.挤时间给自己“增高”、“充电”; 5.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 6.挑战自我,未雨绸缪。 十.低调:才高不必自傲 才高不必自傲,不要以为自己不说、不宣扬,别人就看不到你的功劳。所以别在同事面前炫耀。 1.不要邀功请赏; 2.克服“大材小用”的心理; 3.不要摆架子耍资格; 4.凡是人,皆须敬; 5.努力做到名实相符,要配的上自己的位置; 6.成绩只是开始,荣誉当作动力。 十一.节约:别把老板的钱不当钱 节约不是抠门,而是美德。不要把公司的钱不当钱,公司“锅”里有,员工“碗”里才有;同样,“锅”里多,“碗”里也自然就多。而掌勺的,恰恰就是你自己。 1.不耍小聪明,不贪小便宜; 2.不浪费公司的资源,哪怕是一张纸; 3.珍惜工作的每一分钟时间; 4.每付出成本,都要力争最大收益; 5.记住:省下的,就是利润! 十二.感恩:想想是谁成就了今天的你 为什么我们能允许自己的过失,却对他人、对公司有这么多的抱怨?再有才华的人,也需要别人给你做事的机会,也需要他人对你或大或小的帮助。你现在的幸福不是你一个人就能成就的。 1.工作给你的不仅是报酬,还有学习、成长的机会; 2.同事给了你工作中的配合; 3.顾客帮你创造了业绩; 4.对手让你看到距离和发展空间; 5.批评者让你不断完善自我。 职业素养的高低,品格的优劣,对人一生的成就有重大的影响。
  • 查看详情>> 1 客户确定价值(Customer Value) 精益思想认为企业产品(服务)的价值只能由最终用户来确定,价值也只有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才有存在的意义。精益思想重新定义了价值观与现代企业原则,它同传统的制造思想,即高效率大量制造既定产品向用户推销,是完全对立的。 精益价值观将商家和客户的利益统一起来,而不是过去那种对立的观点。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来审视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过程、服务项目,就会发现太多的浪费,从不满足客户需求到过分的功能和多余的非增值消耗。当然,消灭这些浪费的直接受益者既是客户也是商家。与之对照的是,企业过去的价值观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完全由商家设计和制造的产品、完全由商家设计好的服务项目,大吹大擂那些目的在于增加盈利的、额外的甚至是“画蛇添足”的功能,并不一定是用户所需要的或必需的。最后将大量的浪费以成本的方式转嫁给了用户,而用户享受到的仅仅是为实现这个转嫁的殷勤。 2 识别价值流(Value Stream Mapping) 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转变为成品并给它赋予价值的全部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从概念到设计与工程、投产的技术过程,从订单处理到计划、到送货的信息过程,从原材料到产品的物质转换过程,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和服务过程。精益思想识别价值流的含义是在价值流中找到哪些是真正增值的活动、哪些是可以立即去掉的不增值活动。精益思想将所有业务过程中消耗的资源而不增值的活动叫作浪费。识别价值流就是发现浪费和消灭浪费。识别价值流的方法是价值流图分析 (Value Stream Map Analysis)。首先按产品族为单位画出当前的价值流图,再以客户的观点分析每一个活动的必要性。价值流图分析成为实施精益思想最重要的工具。 价值流并不是从自己企业的内部开始的,多数价值流都向前延伸到供应商,向后延伸到向客户交付的活动。按照最终用户的观点全面考察价值流、寻求全过程的整体最佳,特别是推敲部门之间交接的过程,往往存在着更多的浪费。 3 价值流动(Value Flow) 精益思想要求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步骤)流动起来,强调的是“流动”。传统观念是“分工和大量才能高效率”,但是精益思想却认为成批、大批量生产经常意味着等待和停滞。精益将所有的停滞作为企业的浪费。 精益思想号召“所有的人都必须和部门化的、批量生产的思想做斗争,因为如果产品按照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连续生产,我们的工作几乎总能完成得更为精确有效”。 4 拉动(Pull) “拉动”的本质含义是让企业按用户需要拉动生产,而不是把用户不太想要的产品强行推给用户。拉动生产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压缩提前期,保证用户在要求的时间得到需要的产品。实现了拉动生产的企业具备当用户需要时,就能立即设计、计划和制造出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的能力;最后实现抛开预测,直接按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生产。 实现拉动的方法是实行JIT生产(Just In Time)和单件流(One Piece Flow)。JIT和单件流的实现必须对原有的制造流程做彻底的改造。流动和拉动将使产品开发周期、订货周期、生产周期缩短50%~90%。 产品配置设计支撑的延迟制造是一个创举,半成品大批量生产,成品定制,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改善的机会,让MIX大批量定制生产成为可能。 5 尽善尽美(Perfection) 詹姆斯 P. 沃麦克阐述精益制造的目标是“通过尽善尽美的价值创造过程(包括设计、制造和对产品或服务整个生命周期的支持)为用户提供尽善尽美的价值”。精益制造的“尽善尽美”有3个含义:用户满意、无差错生产和企业自身的持续改进。
  • 查看详情>> 做个真正聪明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说过,凡是太聪明、太能算计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专家研究,算计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这些人感觉痛苦的时间和深度也比不善于算计的人多了许多倍。换句话说,他们虽然会算计,但却没有好日子。 一个太能算计的人,通常也是一个事事计较的人。 无论他表面上多么大方,他的内心深处都不会坦然。算计者本身首先已经使人失掉了平静,掉在一事一物的纠缠里。而一个经常失去平静的人,一般都会引起较严重的焦虑症。一个常处在焦虑状态中的人,不但谈不上快乐,甚至是痛苦的。 爱算计的人在生活中,很难得到平衡和满足。 反而会由于过多的算计引起对人对事的不满和愤恨。常与别人闹意见,分歧不断,内心布满了冲突。 爱算计的人,心胸常被堵塞。 每天只能生活在具体的事物中不能自拔。习惯看眼前而不顾长远。更严重的是,世上千千万万事,爱算计者并不只对某一件事算计,而是对所有事都习惯算计。太多的算计埋在心里,如此积累便是忧患。忧患中的人怎么会有好日子过? 太能算计的人,也是太想得到的人 而太想得到的人,很难轻松地生活。往往还因为过分算计引来祸患,平添麻烦。太能算计的人,必然是一个经常注重阴暗面的人。他总在发现问题,发现错误,处处担心,事事设防,内心总是灰色的。 太能算计的人,目光总是怀疑的 常常把自己摆在世界的对立面,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不幸。太能算计的人,骨子里还贪婪。 拥有更多的想法,成为算计者挥之不去的念头,象山一样沉重地压在心上。生命变得没有彩色。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聪明,越聪明越好,越聪明越显得自己为人处世的高明。聪明有大聪明与小聪明之分,糊涂亦有真糊涂、假糊涂之别。小事糊涂者,轻权势、少功利、无烦恼,则终成正果;大事糊涂者,则朽木不可雕也。真正聪明的人,往往聪明得让人不以为其聪明。聪明的人表面愚拙糊涂,实则内心清楚明白,这不是一种更为高明的处事艺术吗?
  • 查看详情>> 什么才是管理的秘籍?我们已经听过N多版本的故事,有成功人士的说教、有普通凡人的感悟,也有自以为是的吹捧。不管是哪一种,一个不变的事实是:管理无处不在。就算是在温驯的小兔子的世界里,又何尝不是如此? 1.兔王遇到的难题 南山坡住着一群兔子。在蓝眼睛兔王的精心管理下,兔子们过得丰衣足食,其乐也融融。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外出寻找食物的兔子带回来的食物越来越少。为什么呢?兔王发现,原来是一部分兔子在偷懒。 2.奖励的必要性 兔王发现,那些偷懒的兔子不仅自己怠工,对其他的兔子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那些不偷懒的兔子也认为,既然干多干少一个样,那还干个什么劲呢?也一个一个跟着偷起懒来。于是,兔王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宣布谁表现好谁就可以得到他特别奖励的胡萝卜。 3.随意奖励,激起不满 一只小灰兔得到了兔王奖励的第一根胡萝卜,这件事在整个兔群中激起了轩然大波。兔王没想到反响如此强烈,而且居然是效果适得其反的反响。 有几只老兔子前来找他谈话,数落小灰兔的种种不是,质问兔王凭什么奖励小灰兔?兔王说:“我认为小灰兔的工作表现不错。如果你们也能积极表现,自然也会得到奖励。” 4.兔子们学会了变脸 于是,兔子们发现了获取奖励的秘诀。几乎所有的兔子都认为,只要善于在兔王面前表现自己,就能得到奖励的胡萝卜。那些老实的兔子因为不善于表现,总是吃闷亏。于是,日久天长,在兔群中竟然盛行起一种变脸式(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工作作风。许多兔子都在想方设法地讨兔王的欢心,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兔子们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遭到了严重打击。 5.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为了改革兔子们弄虚作假的弊端,兔王在老兔子们的帮助下,制定了一套有据可依的奖励办法。这个办法规定,兔子们采集回来的食物必须经过验收,然后可以按照完成的数量得到奖励。 一时之间,兔子们的工作效率为之一变,食物的库存量大有提高。 6.注意奖励制度的改革 兔王没有得意多久,兔子们的工作效率在盛极一时之后,很快就陷入了每况愈下的困境。兔王感到奇怪,仔细一调查,原来在兔群附近的食物源早已被过度开采,却没有谁愿意主动去寻找新的食物源。 有一只长耳朵的大白兔指责他惟数量论,助长了一种短期行为的功利主义思想,不利于培养那些真正有益于兔群长期发展的行为动机。 7.当规矩被破坏之后 兔王觉得长耳兔说得很有道理,他开始若有所思。有一天,小灰兔素素没能完成当天的任务,他的好朋友都都主动把自己采集的蘑菇送给他。兔王听说了这件事,对都都助人为乐的品德非常赞赏。 过了两天,兔王在仓库门口刚好碰到了都都,一高兴就给了都都双倍的奖励。此例一开,变脸游戏又重新风行起来。大家都变着法子讨好兔王,不会讨好的就找着兔王吵闹,弄得兔王坐卧不宁、烦躁不安。有的说:“凭什么我干得多,得到的奖励却比都都少?”有的说:“我这一次干得多,得到的却比上一次少,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8.胡萝卜也会失去激励作用 时间一长,情况愈演愈烈,如果没有高额的奖励,谁也不愿意去劳动。可是,如果没有人工作,大家的食物从哪里来呢?兔王万般无奈,宣布凡是愿意为兔群做贡献的志愿者,可以立即领到一大筐胡萝卜。布告一出,报名应征者好不踊跃。兔王心想,重赏之下,果然有勇夫。 从这个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什么?它跟我们的企业管理有哪些相似之处?面对最终的结果该如何调整呢?
  • 查看详情>> 王阳明是明朝“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王阳明家规的核心是良知教育,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王阳明的训子家规理念,成为这个家族安身立命的旨要与规范。 1,不说谎,不任性 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 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示宪儿》 译:不要说谎,不要贪利;不要任情耍性,不要与人斗气;不要责备别人,但需管住自己。能够放低自己身份,这是有志气的表现;能够容纳别人,这才是有大的度量。做人,主要在于心地的好坏;心地好,才是善良之人;心地恶劣,是凶恶之人。 析: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任何拘束。《增广贤文》中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这正是告诉我们,任情恣性的危害。 2,义理养心,经专为学 勿谓隐微可欺而有放心,勿谓聪明可恃而有怠志; 养心莫善于义理,为学莫要于精专; 毋为习俗所移,毋为物诱所引; 求古圣贤而师法之,切莫以斯言为迂阔也。 ——《与徐仲仁》 译:不要以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可以自欺欺人就放纵自己,不要以为可以依仗聪明而放松意志。最好的养心之法就是研习经典中的义理,最重要的求学之道就是精专。不要被流俗左右,不要被财物引诱。师法古圣贤,不要以为这很迂阔不合实际。 析:经典中的义理不仅是千古大智慧,更是我们养心、养生最好的方便法门。康熙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就曾说过:“养生之道,全在五经。” 3,做人先立志 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 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濬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 ——《示弟立志说》 译:学习,没有比先立下志向更重要的。不确立志向,好比栽树不栽培它的根而徒劳地对树木培土浇灌,劳苦却不会成功。 志向,就如气的统帅,人的性命,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水源不疏通,那么川流就会停息,根本不予培植那么树木就会枯萎,性命不延续人就会死,人不立定志向就会气质昏浊。所以君子做学问,无时无处不以立志作为要务。 析:志犹如三军主帅,没有主帅的军队,就是乌合之众。 4,不强迫孩子科举 科第之事,吾岂敢必于汝,得汝立志向上,则亦有足喜也。 ——摘自王阳明家书《寄正宪男手墨》 译:对科举考试这件事情,我又怎么敢强迫于你呢。获悉你有这份立志向上的想法,对我来讲也够高兴的了。 析:王阳明告诉孩子,不会强迫他在科举方面一定要有成就,而是欣赏孩子上进的那份精神。对比现在的很多家长对高考的态度,几百年前的王阳明是不是很开明呢? 5,一念改过,即得本心 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寄诸弟》 译:本心就像白日那样光亮,遵循自己的本心,一定能察觉到自己的错误,只是怕不能改正。错误和掩盖错误的想法,会遮蔽我们的本心,但只要我们下决心改正错误,马上就会重新找到本心。 析:王阳明说,人孰无过,改之为贵。本心就是良知,致良知,就是重新发现我们的本心。王阳明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通往内心良知的大道: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6,勤读书,致良知 汝在家中,凡宜从戒论而行。读书执礼,日进高明,乃吾之望。 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仁,人心也;良知之诚爱恻怛处,便是仁,无诚爱恻怛之心,亦无良知可致矣。汝于此处,宜加猛省。 ——《寄正宪男手墨二卷》 译:你在家里,一切应该遵从训戒来行事。勤读诗书、执守礼制,一天比一天进步,这才是我对你的期望。 我平生讲学,就“致良知”三个字。仁,指的是人心;良知而引发诚意、真爱、悲痛、忧伤,这就是仁,没有诚爱恻怛之心的,也就达不到良知了。你看到这里,应该加以好好的省悟。 析:王阳明自提出“致良知”的心学宗旨以后,无论是对门人弟子,还是对家人子弟,皆谆谆教之以“致良知”,这个良知,便是孔孟之“仁”,程朱之天理,“致良知”,既是阳明学派的门风,也是王阳明一家的家风。 7,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 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务在光前裕后,斯可矣。 ——《赣州书示四侄正思等》 译:你们必须时刻牢记仁礼,把孝悌作为做人的根本,把做圣贤作为对自己的期望,为前人争光,为后人造福。 析:仁礼孝悌是儒家的核心,也是我们中国人最明显的文化性格。王阳明的心学是对儒学的大发展,也必然建立在这些千古不灭的理论之上。 8,恶是习气,善是本心 夫恶念者,习气也;善念者,本性也;本性为习气所汩者,由于志之不立也。故凡学者为习所移,气所胜,则惟务痛惩其志。 ——《与克彰太叔》 译:恶念,是后天的习气;善念,是先天的本性;本性被习气扰乱,那是因为没有立定志向。因此凡是做学问的,内心因不良习惯而改变,被不良风气所占据,就应该好好地反省,并端正自己的志向了。 析:人心从根本上说是向善的,所谓的恶念恶行都是后天熏习的结果。根据王阳明的心学,世界上没有十恶不赦的人,只要照见自己的本心,善念必然驱逐恶习。教育子女,最终要的就是要让他们立志向善,远离那些恶习的熏染。 9,学谦恭,去骄傲 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 “傲”之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之药。非但是外貌卑逊,须是中心恭敬、撙节、退让,常见自己不是,真能虚己受人。 ——《书正宪扇》 释:现在人的毛病,大多只因一个傲字。千罪百恶,都从傲上来。人一旦傲了,就会变得自以为是,不肯在别人面前谦和卑下。 “傲”的反义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治“傲”的药。做人不但容貌举止要表现出谦虚恭谨,内心也必须保持恭敬、节制、礼让,要常常看到自己的不对,真正能够虚心接受他人意见。 析:曾国藩也曾说过,天下才人俱以一傲字败,真乃英雄所见略同。 10,慎交游 昔人云:“脱去凡近,以游高明。”此言良足以警,小子识之! ——《赣州书示四侄正思等》 译:古人说:“要远离那些庸俗的人,应该与那些高明的人交朋友。”这句话说的好,足以作为警示,你们这些小孩子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 析:损者三友、益者三友。和损友结交,久而久之自己也会沾染这些人身上的坏毛病,而不自知;和益友结交,自然而然会学到他们身上的长处。 王阳明要我们看清楚自己周围的人,如果他们是一些“损友”,那我们就该“脱去凡近,以游高明”,不要受周围人的影响,而要和高明的人交游。
  • 查看详情>> 步骤一:清晰地陈述要解决的问题1 清晰地陈述问题的特点: 一个主导性的问题或坚定的假设 具体,不笼统 有内容的(而非事实的罗列或一种无可争议的主张) 可行动的 以决策者下一步所需的行动为重点 首要之务是对问题的准确了解 步骤二:分析问题2 切勿低估团队合作对解决问题的价值 步骤三:去掉所有非关键问题3 步骤四: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4 工作计划的最佳做法: 提早:不要等待数据搜集完毕才开始工作 经常:随著反复仔细分析数据而修改、补充或改善工作计划 具体:具体分析,寻找具体来源 综合:同项目小组成员一起检测,尝试其他假设 里程碑:有序地工作,使用80/20方法按时交付 步骤五:进行关键分析5 需遵循的原则: 以假设和最终产品为导向,不要只拘泥于数字-要题问“我要回答什么问题?” 经常反复地进行假设和数据分析,不要绕圈子 尽可能地简化分析,不轻言使用大的线性计划之类的工具 仔细分析之前估算其重要性,开阔视野,不要「见树不见林」 使用80/20及简便的思维方法,别钻牛角尖 从专家那里得到数据,经常给出比“图书馆数据”更清晰的指导方向 对新数据采取灵活态度同项目小组共享良计 对困难有所准备,勇于创新 尽可能选择简便的问题解决方式… …并避免复杂,间接或推论的方法 对准「够精确」的目标即可,不需完美 寻找明显事物 一定要充分利用其他人的经验… …并设法找专家来导引你的分析工作 进行检查以保证结论同事实相符… …随着迹象的增多,准备重新修改你的假设 放眼未来,迎接分析方面将遇到的困难… 同项目小组共享良计 永远寻找开创性的方法… 仔细将你的工作纪录成文件 步骤六:综合分析结果,建立论证6 步骤七:说故事(陈述来龙去脉)7 准备故事图解:画出你所持论点的完整结构,以每张图表上方的讯息文字串连成一个合乎逻辑又具说服力的故事。
  • 查看详情>>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觉得自己没什么长进? 我想是因为:你在舒适区待的太久了! 避难就易是人的本性,困难和容易之间,我们总是习惯选择后者。可是,真的,不逼自己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难有长进。 ◆ ◆ ◆ 不要待在理解力的舒适区 依照舒适区理论,我们可以将阅读分为舒适区、伸长区和恐惧区三个等级。 舒适区内,阅读者阅读毫无难度的读物,虽处于心理舒适的状态,但进步缓慢;伸长区中,阅读者阅读有一定难度的读物,感到某种程度的不适,但跳一跳还是够得着,理解力提升明显;恐惧区里,阅读者阅读难度过大的书,由于超越能力范围太多,感到严重不适,难以卒读。 理想的状态是待在伸长区,但很多人待在舒适区不肯出来。 比如,被推荐去看世界名著,翻几页就表示外国人写的书我看不进去。说实话,刚开始我也面临这样的问题,陌生且拗口的人名地名,缺乏知识积累而对风土人情、时代背景无所适从,重思想轻情节,除了被称为西方通俗小说之王,被拿来和金庸做对比的大仲马,他们很少拿曲折离奇的情节吊住你。 这些曾经都是我理解力的障碍,但我不想错过被时间洗礼过的经典。从简单一些的《简爱》、《红与黑》,再到大部头的《悲惨世界》、《安娜卡列琳娜》、《卡拉马作夫兄弟》,硬着头皮看下去,并不想刚开始想象的那么难读,克服了“外国人的书我看不进去”的刻板印象,新世界的大门就打开了。 我觉得,阅读应该对自己有难度的要求。 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向钢琴家学习琴技,钢琴家第一天就给了他一份难度极高的琴谱,一周后他才能勉强弹奏完整的曲子。本以为钢琴家只是想给他一个下马威,没想到钢琴家之后给出的琴谱一首比一首难,越来越超出了年轻人掌握的技巧。直到有一天年轻人忍不住向钢琴家提出疑问,钢琴家什么也没说,只是示意年轻人弹奏第一天的曲谱,年轻人惊讶的发现,曾经对他来说生涩的琴谱已经在他指尖化为了优雅流畅的旋律。 尽自己所能,攻克一本有难度的书,特别是某个领域集大成的书,再回过头来看同类型的书,也会有这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比如啃完《亲密关系》,对建立亲密关系有系统的认知,再回头看情感鸡汤可能就会觉得肤浅难忍。 阅读也应该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去挑战自己的理解力。看那种跳一下才能够得着的书,理解力才能突飞猛进地提升。我相信,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阅读安排,不断扩大自己的舒适区。 多去看超越你已有经验的书籍,而不是沉溺于寻求共鸣,去看突破你当前认知框架的书籍,而不是一味追求观点认同。 印象很深的是,大一时和一个同学谈论过一个议题,当时觉得她的见解还挺有意思的。大三时我们又偶然谈起这个议题,当我通过阅读和思考对这个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期待可以进行更深刻的讨论时,她的嘴里还是老生常谈。我当时觉得乏味至极,你的说辞和两年前一模一样,知识没有更新,理解没有升级,你没发现自己一点长进都没有吗? ◆ ◆ ◆ 不要待在熟悉领域组成的舒适区 除了在阅读深度层面的不思进取,还有一种舒适区是阅读广度层面的。 一种是把自己局限在所学专业,只看专业相关的书籍。 我大学学的是新闻学,大部分课程都是专业课,有一个学年课表里多了一门社会学概论的课程。老师推荐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就是这本薄薄的小书,让我顿悟一般突然理解了我从小长大的村子,理解了中国为什么是个熟人社会,也明白了就算当今中国攻城拔寨一般地城镇化,就算乡村如坦克过境一般地衰败和没落,乡土社会的规则仍然融在我们的骨血里。 我就开始想,我学的是新闻学,我就只学新闻相关的东西吗?《乡土中国》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帮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所生活的社会,我从小到大的经历。如果只学习新闻相关的东西,我岂不是错过了很多帮我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视角? 当时班上也有转其他专业的同学,可是我并不是想换到社会学专业学习,我只是在想,我为什么不能不受专业限制地学习呢? 这个问题一直埋在我心里,直到我通读《论语》时读到:君子不器四个字,脑子里电闪雷鸣。 大学的专业教育本质是工具性的教育,是为了服务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但君子不器,完善的人不是工具,体制要把我们变成工具,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对抗这种体制。对抗的方式就是不受专业限制的广泛阅读,谁也不能阻挡我们跟随好奇心,自由地探索和认知这个世界。 君子不器对照的应该是“通识教育”,后来我才知道有别于专业教育的通识教育近年正在兴起,我们学校也开办了通识学院,不时有自称来自通识学院的同学来旁听。 你可能正在接受专业教育,但你要知道大学教育不止专业教育一种答案,要明白专业教育的缺陷,并有意识地去弥补这种缺陷。君不见,人文社科专业之间尚有些关联,理工科和文科根本就是生活在两个世界。 一种是把自己局限在职业里,只看有用的书。 工作以后,对职业有用是最大的阅读动机之一。当然了,生有涯,知无涯,术业有专攻,以专业或者职业为轴心构建知识体系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只看有用的书,未免无趣。 我总觉得读书就像吃饭一样,营养要均衡,应该让自己尽可能地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唯有如此,才能培养起广阔的视野,唯有如此,才不容易把偏见当思想。人文社科看,自然科学读物也看;论说性的书籍看,虚构类的文学作品也看;有用的书看,有趣的书也看。 我欣赏荤素不忌的阅读者。 他既可以严肃脸地给你讲《国富论》,也可以不正经地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色情小说发表一番高论,既可以结合实例谈论《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中提到的雇主与员工的新型关系,也可以毫无违和感地念一段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先知》。 还有一种是把自己局限在某一种喜欢的类型中。 有一群人有一种倾向,只看一种类型的作家,更夸张的是只看一个作家或者一本书,仿佛除此之外再无能入他法眼的读物。我不相信世上再无更优秀的书籍了,不过是自己局限自己罢了。 见过很多女生,只喜欢和自己气质相近的女作家,说不清楚是先喜欢后气质相近,还是先气质相近后喜欢,沉溺在故事里、有才气的句子里无法自拔,模仿着写出多愁善感、小女子情态、被人一眼望到底的文字。 典型的待在舒适区行为,我曾经也有这样的倾向。希望通过阅读有所长进的我,很怕变成这样,曾经故意针对性地看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因为我觉得读饮冰室,可以养浩然之气,可以洗掉文字的矫作感。 我相信兴趣都是培养出来的,太狭隘的喜好是给自己设限。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并且正在努力地成为一个博闻强记、有趣有料的人,所以在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即使现在只有一个极其简陋且不完善的框架,但我总会慢慢成为我想成为的人。 ◆ ◆ ◆ 不要待在阅读速度的舒适区 还有一个最致命的舒适区,是阅读速度的舒适区。 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对自己要有量的要求。不要拿质量比数量重要当挡箭牌,放任自己。你确实是在看好书,你确实拥有很多书,可是高兴看一会儿,不高兴就停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到底有多少知识增量和思想增量呢?你只是看起来在认真阅读罢了。 逼自己一把,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读得多快多好。跳出舒适区,才能野蛮生长。

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

0755-83802522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